罗仁-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与对策. - 南方医科大学.ppt

罗仁-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与对策. - 南方医科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仁-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与对策. - 南方医科大学

罗仁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 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 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军优秀教师。 197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 198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硕士毕业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 机构中医肾病专业学科带头人 国家教育部中西医结合博士点(一级学科) 肾病专业学科带头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学会第一副主委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肾病学会常委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学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亚健康学会第一副主委 广东省中医内科学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疑难病学会常委 科研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研究中医药理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十项,获军队科技进步成果奖十项,在“肾虚证基因组学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教学 采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中医教学改革,1991年在中医本科教学中首次运用PCMC教学方法,评为总后院校系统优秀教师,提出硕士生“四个一模式”,博士生“1211模式”,有鲜明的教学特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经验,评为2004年全军优秀教师. 学术思想 1.肾炎从肝论治 2.三十种补肾法 3.肾虚证基因组学研究 中医证候研究的 思路与对策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罗 仁 教授 一、证候的含义 · (一)提示病因学的意义:如风寒证。 · (二)提示疾病之部位:如卫分证,肝阴虚证。 · (三)提示疾病的性质:如寒湿证,湿热证,阴虚证。 · (四)提示疾病发展的趋势:如风寒化热证。 “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谌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辨证,其次则在于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有一病,必有一药,病千变,药亦千变。”清·吴仪洛《本草从新》。 一、证候的含义 · (一)提示病因学的意义:如风寒证。 · (二)提示疾病之部位:如卫分证,肝阴虚证。 · (三)提示疾病的性质:如寒湿证,湿热证,阴虚证。 · (四)提示疾病发展的趋势:如风寒化热证。 · (五)提示治疗用药的依据:卫分证,“汗之可也”,阴虚内热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因此,证候(证、证型)是对疾病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提示疾病之病因、病位、病性与病势,是独有的诊断学概念,并可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二、证候的临床特点 · (一)客观性——有症状、体征或实验检测指标改变作为辨证依据 · (二)稳定性——构成各个病种的基本证型,如感冒可为风寒与风热两大基本证型。 · (三)相随性——伴随而见的兼夹证型 · (四)变动性——由于病情变化及治疗用药等因素可导致证候之间的相互转化 · (五)复杂性——就某一个病人而言,可同时出现单一证候或两个及两个以上证型并见的复合证候。 · 1.680例住院病人分析:复合证450例, 占66.18% · 2.115例血瘀证: 单一血瘀证,12例占10.43%, 复合血瘀证103例占89.5% · 3.146例肝郁证: 单一肝郁证,38例,占26.03% 复合肝郁证108例占73.97% · 4. 疾病人群肾虚证调查 · 1000例住院病人:肾虚证140例,患病率14% · 140例肾虚证:单纯肾虚证14例,占10% · 复合肾虚证:126例,占90% · 5. 自然人群肾虚证流行病学调查 · 18岁以上自然人群:2821人,肾虚证97人,患病率为3.44% · 在97例肾虚证中,单纯肾虚证55例,占56.7% · 复合肾虚证42例占43.3% 三、证候研究的难题 · (一)常见证候有哪些?临床各科出现的中医证候究竟有多少? · (二)最核心的有代表性的证候是什么?如肾虚、脾虚、血瘀证、肝郁证等能否代表。 · (三)每种证候均为症状、体征、舌脉改变为主(传统辨证方法),尚缺乏客观的实验检测指标。在目前应用的指标中、 共性指标多,特异性指标少。 故应如何科学地制定证候的 辨证标准? · (四)每种证候的发生率(自然人群的患病率?疾病人群的发生率?)等缺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统计分析数据。 · (五)证候动物模型是否能真正反映中医的证候,中医临床首先是有病的基础,才有证候。 · (六)证候的成因(病因研究),病理生理改变,演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