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拱梁组合结构桥梁设计与施工
摘 要 黑龙江路桥是跨越昆山市区娄江的一座景观要求较高的城市桥梁,桥型采用拱梁组合结构
体系,以适应桥位处环境和景观设计要求。本文介绍了黑龙江路桥的总体设计情况和桥梁施工特点,
通过对该工程的技术总结和延伸探讨,希冀对类似条件下桥梁的设计与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拱梁组合体系 景观桥梁 设计 施工
1 概述
黑龙江路桥位于昆山市区南北向交通次干道黑龙江路中段,跨越娄江。娄江原为昆山南侧的一条Ⅵ
级航道,重新规划后将其定位为旅游观光河道,因此黑龙江路桥在满足过江交通功能的同时,也需桥梁
方案适应环境景观方面的要求。
2 基本资料
2.1 建设条件
桥梁跨越娄江,是娄江汇入青阳港前的最后一座桥梁。作为连接娄江两岸交通出行的通道工程,也
是旅游观光河道端头上的景观节点,工程建设本着 “安全、美观、适用、经济”的设计原则,采用造型
现代、理念创新、技术成熟的桥型结构,服务周边居民和河上旅游观光的双重需求。
昆山市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场区地貌形态单一,水系发育,河道宽约 60m。地质条件为软土
地基,根据钻探揭示的地层分布,主要由淤泥、粘土、粉砂、粉土、细砂等土层构成,在 90m 以浅范
围内无岩层分布。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第一组),不存在可液化土层,20m 以浅主要由粘性土和
砂性土组成,场地类别为微Ⅲ类。
2.2 技术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30km/h,线路最大纵坡:3.30% ;由于桥梁毗邻交叉路口,道路拓宽布置为双向 6
车道,两侧分别设非机动车到和人行道,道路红线宽度 33m。桥面车行道采用 1.5%双向横坡,人行道
设置 2% 的反坡以利于排水。为满足游船的通行要求和行洪需要,主跨需满足 10m 宽 2.5m 高的通航净
空,并采用一跨过江的桥跨布置形式,同时桥头位置需满足桥下人行通行的净高要求。
3 设计说明
3.1 设计构思
为保持娄江滨江区域的良好景观视野,跨江桥梁建筑多以平桥结构为主,黑龙江路桥方案延续了区
位桥梁的整体设计风格,以轻盈的身姿、良好的跨越感一跨过江,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入,功能和景观的
结合效果较优。结合两端道路接线条件、桥下通航及行人要求和河道行洪需要,并考虑桥梁景观的因素,
桥梁采用 13.5+59+13.5m 跨径布置的上承式拱梁组合体系。桥梁方案效果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黑龙江路桥方案效果图
3.2 桥梁结构
桥型在立面布置上采用矢跨比 1/12.7 的坦拱和主梁共同承受荷载,横断面布置采用单向多室的混凝
土箱梁,梁高 1.2m,拱圈宽 8m,拱圈与主梁间通过间距约 5m 的斜向支撑连接。
图 2 桥型布置图 (尺寸单位:cm)
为进一步获得桥下游船和行人良好的通行视野,采用宽梁窄拱的设计思路,主梁采用单侧 7m 大悬
臂的结构形式,33m 宽的主梁与 8m 窄拱之间通过立面宽 0.8m 的斜腿支撑进行连接,使船上游人和桥
下行人在桥下视野通透,拥有更舒适的通行体验。
图 3 横断面布置图 (尺寸单位:cm)
桥梁设计的特点除了宽梁窄拱、斜腿支撑之外,无推力自平衡体系 (见图 4 )的设计也是一大亮点。
软土地基的地质条件若采用有推力体系,将会产生较多的地基处理费用,造成结构体系的不合理和结构
造价的不可控。设计采用的桥梁方案通过拱圈和边跨主拱平衡臂及主梁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将拱圈的
水平推力有效转化为下部结构的竖向力,并在边跨设置压重块以平衡主、边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