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春晖校园建筑文化与教育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春晖校园建筑文化与教育价值

百年春晖校园建筑文化与教育价值   摘 要:承载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的使命,创办于上世纪初的春晖中学,在当初的设计建造中,呈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校园选址,感化乡村;校园设计,以人为本;建筑命名,富含哲理。新校区的设计与建设,遵循“恢复老春晖,建设新春晖”的思路,做到“南北有别”但又“协调一致”。通过建设德育基地、设计教育活动、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厚重的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关键词: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资源;春晖中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8-0012-04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发端于1908年富商陈春澜先生创办的春晖学堂。1919年,陈春澜先生委托乡贤王佐和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经亨颐等续办中学。此后,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匡互生、刘质平、刘薰宇、叶天底、张孟闻、范寿康等一大批名师硕彦在此执教,蔡元培、黄炎培、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亚子、陈望道、张闻天、黄宾虹、张大千、叶圣陶等来此讲学、考察,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百年春晖由此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础,赢得了“北南开、南春晖”之美誉,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学校至今完好地保存着一字楼、曲院、科学馆(矩堂)、会堂、图书馆、山边一楼、平屋、小杨柳屋等一批20世纪20年代的经典建筑,见证着这所历史名校的百年沧桑。2012年,学校成功复建了早期教学主楼——仰山楼。2013年5月3日,春晖中学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校园建筑既是春晖中学一笔独特而宝贵的文化财富,更是一份厚重而丰富的教育资源。挖掘校园建筑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早已成为春晖中学实施文化育德工程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一、百年春晖校园建筑扫描   现在的春晖中学总占地约500亩,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整个校园建筑,从文化和教育的角度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建于上个世纪初的老校舍,主要包括办公楼“一字楼”、教学主楼“仰山楼”、教师兼学生宿舍“曲院”、图书馆“???文馆”、大礼堂、小学部“矩堂”等。其中一字楼为二层建筑,始建于1920年建校初期,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仰山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989年被拆,2012年5月按原型在原址完成复建。2013年6月20日,中央电视台直播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时,曾对此楼有过特别介绍:“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等这些历史上的大家们都曾经在这个走廊里穿梭,教书育人。”曲院呈“凹”字型,因与篆书的“曲”字相似而得名;拍摄过电视剧《围城》中“三闾大学”的曲院,随着《围城》的热播而传遍中华。图书馆为一幢独立的两层小洋楼,著名书画艺术家陈衡恪(师曾)应经亨颐之请题写了匾额“白马湖图书馆”,陈望道首译的《共产党宣言》早在1923年就已进入白马湖图书馆;此楼现被辟为校史陈列室。大礼堂建筑呈“人”字型,寓意堂堂正正做人,现在,学校重大活动,如毕业典礼等仍在此举行。   二是位于校园北侧的文化名人故居,主要有夏丏尊的“平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朱自清旧居、李叔同的“晚晴山房”、经亨颐的“山边一楼”等。其中,平屋在校门外象山脚下,小园内平房七间,靠山面水,是春晖开校时即任教的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夏丏尊先生于1923年建造的住宅;在平屋小小的书房里,夏先生写下许多散文(后集于《平屋之辑》中),翻译了《爱的教育》。小杨柳屋与平屋为邻,是学校于1923年建造的春晖教工住宅。丰子恺先生在春晖执教期间,以校为家,安居小杨柳屋,并在小杨柳屋中画出了他的第一幅漫画。朱自清旧居是朱自清先生到春晖任教后把家眷接到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借平屋西侧三间作居室,与好友夏丏尊成隔壁邻居,与丰子恺先生旧居小杨柳屋毗邻;课后,他与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等经常在平屋、小杨柳屋小聚,切磋文艺,畅谈人生,这里便成为白马湖文学流派的源地之一。晚晴山房,为弘一法师(李叔同)旧居,由他的好友夏丏尊、经亨颐和学生刘质平、丰子恺等于1929年专门集资建造,后毁于抗日战争时期;1994年,上虞市弘一法师研究会募款在象山脚另择址重建晚睛山房,赵朴初、冰心和雷洁琼分别为晚睛山房和弘一法师纪念堂题匾。   三是位于老校舍南面,为适应学校发展、规模扩大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而建设的新校区,包括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信息楼等。新校区的设计与建设,遵循“恢复老春晖,建设新春晖”的思路,确定了“南北有别”的校园设计方向,以协调新老校舍的关系,即北面保留并修复老校舍,南面新征土地新建校区。新校区从建筑群整体体量、功能布局、单体建筑形象、走廊立面以及门窗等附属设施的设计等方面,均注意传承老校舍的建筑文脉,保持老校舍的建筑风格,做到“南北有别”但又“协调一致”。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