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历史外滩南京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悟历史外滩

追忆历史 ——南京路外滩之行 南京路步行街,西起西藏中路,东至河南中路,步行街的东西两端均有一块暗红色大理石屏,上面是江 泽民主席亲笔题写的“南京路步行街”6个大字。国庆50周年时落成的这条步行街,使“百年南京路”焕然一新,成为上海又一处靓丽的城市新景观。 南京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派克弄”,1865年正式命名为南京路。1908年,南京路开通有轨电车,路面采用铁藜木铺设,其后的20~30年间,南京路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潮,即由原来的小商摊、小商店转向大型百货商厦,相继建成了和平饭店、四大公司、国际饭店等建筑,为南京路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0年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南京路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纷纷建起新型的综合性商业楼,使南京路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5年7月15日,南京路实施周末步行街,拉开了南京路功能开发的序幕。 当我们漫步在步行街上,看到了外墙上饱含沧桑历史的市百一店(原“大新公司”)、华联商厦(原“永安公司”)、上海时装公司(原“先施公司”)和第一食品商店(原“新新公司”)。这“四大公司”,无不把南京路的过去与今天不断迭映我们在眼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从河南路口开始,步行街结束,继续向东。一直到南京东路外滩,行人似乎又从21世纪坠入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时空,似乎是狄更斯笔下的英伦街景,似乎是在父辈的照相簿中见过。狭窄的街道,四方高大的建筑,灰色调的围墙和百叶窗,高高的天花板,尖尖的屋顶,每一栋楼都记载了一段曲折跌宕的故事。夕阳为它们添上一层薄雾,黄黄的街景透出一种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特有的迷离的浪漫。 外滩的景观 外滩,上海的长廊,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骄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有机揉合、创新、发展的卓越能力。 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的场所;白天,它是繁华热闹的游览胜地;晚上,则是情侣的恋爱天地。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灯光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令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 外滩的这些具有西方复古主义建筑风格的大楼,虽不是出自同一设计师,也非建造于一个时期,但它们的建筑格调基本是统一的,整个建筑轮廓线的处理也很协调,绝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绝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条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健、雍容、华贵的气势。著名建筑有东风饭店、外滩12号圆顶建筑、海关大楼、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上海大厦等等。夜幕中,巍峨的大厦在彩灯辉映下,更显得璀璨夺目。 徜徉于滨江大道上,呈现在面前的是数十座巍峨的大厦,构成一部风格各异而又浑然一体的古典建筑艺术交响诗。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数十幢巍峨大厦沉浸在泛光灯的海洋里,一座座晶莹剔透如水下宫殿。临江远眺,整个外滩建筑群璀璨夺目,参差跌宕。这气势、这意境宛如一部不同凡响、恢宏壮阔的交响史诗。 作为一种建筑文化的移植,外滩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这些大多形成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西方传统风格建筑,反映了当时世界建筑设计潮流、审美取向和施工技术的一流水准。以今天的眼光去观察,可以发现它们以非常具体的形象见证了世界建筑文化发展的脉动,更可举一反三地勾画出上海与世界潮流的关联。故其历史的、文化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已然是这座城市中一份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 《游外滩》 风光春无限,游人意盎然。 荡漾吴淞水,争流黄浦船。 高塔迎远客,白桥话当年。 遥望开发区,盛况史无前。  ——张志真(河北安平) 谢谢观赏~!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