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金).ppt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金).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金)

吞咽障碍的机制及特点 吞咽障碍康复的机制 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和时间窗 吞咽障碍的检查和评定 吞咽障碍的处理原则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一、吞咽障碍的机制及特点 正常吞咽神经机制: 吞咽过程受大脑皮层、皮质延髓束、脑干神经核、吞咽中枢、第Ⅴ、Ⅶ、Ⅸ、Ⅹ、Ⅺ、Ⅻ对颅神经及Ⅰ、Ⅱ、Ⅲ对脊髓神经控制,需要口腔、咽部、食管的协调作用完成 一、吞咽障碍的机制及特点 吞咽动作分为口腔期 、咽腔期和食管期, 3个时期分别为随意运动、反射运动和蠕动运动 一、吞咽障碍机制及特点 正常情况下,每次吞咽过程不超过5s食物进入口腔内,经咀嚼后形成食团,被舌头推至口腔后面,这个过程完全依靠口腔肌肉的配合 一、吞咽障碍的机制及特点 进食第2阶段,利用吞咽反射动作把食物吞进喉部 一、吞咽障碍的机制及特点 进食第3阶段即食物进入食管。若食管 狭窄或肌肉蠕动有问题,都会形成吞咽 障碍 一、吞咽障碍的机制及特点 脑卒中患者所出现的吞咽障碍以第1、2阶段的发生率最高,主要由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引起 二、吞咽障碍康复的机制 恢复 代偿 适应 二、吞咽障碍康复的机制 1.功能恢复训练 二、吞咽障碍康复的机制 2.代偿技术 目的是在于使残存的机能获得新的行为模式 代偿技术是在主观意志控制下所进行的头部 姿势及吞咽技术的改变 技术指导更是训练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吞咽障碍康复的机制 3.适应干预 包括饮食调节和喂养方法 三、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和时间窗 一直以来,在脑卒中残损中研究最多 的是偏瘫的运动康复,急性脑卒中患 者早期存的吞咽障碍问题未得到足够 重视 三、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和时间窗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85%以上经过康复训练 得到恢复,仍有少数病人的恢复需要出院后在家中继续训练,因此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和摄食方案,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这类病人尤为重要 四、吞咽障碍的检查和评定 根据病人主诉、问诊及仔细观察进食情况 一般即可作出吞咽障碍的诊断,如患者在 进食过程中发生呛咳、声音变化、食物残 留感及食后咳嗽,痰中混有食物等都是吞 咽障碍的典型症状 四、吞咽障碍的检查和评定 评价时,应注意对摄食 一吞咽过程中的每个阶段、 口腔诸器官的活动、食块的形成程度以及食物残留部位等进行详细地观察 怀疑咽期及食管期吞咽障碍则需作x线造影等特殊检查 四、吞咽障碍的检查和评定 2.评定方法 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让病人按习惯自 己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问及呛咳等 情况,据此将吞咽功能分为5级 四、吞咽障碍的检查和评定 1 级(优) 能顺利地一次将水咽下 2 级(良) 分 2 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 级(中) 能 1 次咽下,但有呛咳 4 级(可) 分 2 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 级(差) 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四、吞咽障碍的检查和评定 正常:(1 级)5 秒之内 可疑:(2 级)5 秒以上 异常: 3,4,5 级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 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评定3级以上 五、处理原则 首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评估 若发现饮水有水泡声、口唇不能完全闭合 洼田氏饮水试验4级- 5级, 选用鼻饲饮食 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以减少肺炎的发生率 洼田氏饮水试验2级-3级,小心进食,进行 康复训练 * * 口腔期 此时若口唇、舌头或其他口腔部位的感觉、力量或控制减弱,便会造成吞咽障碍。表现为开口和闭唇困难、流烟、食物从口中漏出,食物堆积在患侧面颊或食物向口腔后部输送困难、进食时间延长 此期吞咽障碍影响流质饮食和纤维较多食物的摄入。流质饮食需要较多的口腔控制,如果缺乏适当的控制,食物可在吞咽动作始发前流入咽部或吸入,引发吞咽前误咽 咽腔期 包括吞咽时食物逆流入鼻腔或误咽至气管,发生“吞咽期吸入”,引起呛咳;而滞留在咽部和梨状窝的食物残渣可吸入气管,导致“吞咽后吸入”,表现为餐后分泌物增多、咳嗽、痰中混有食物、进餐后嗓音改变等症状 吞咽障碍的引起是由于吞咽反射动作的延迟或 没有出现而形成 ,食物会停留在咽喉内,或因 气管关闭不足而流入气管内 食管期 假性球麻痹在皮质脑干束损害时发生率最 高,能看到舌的前后左右活动较差等舌下 神经麻痹症状,咽反射存在,常伴有感情 失控和认知功能障碍 球麻痹在延髓的神经核和周围神经受损时 发生率最高,引起延髓神经支配的咽喉、 腭、舌肌肉瘫痪,咽腭反射消失 吞咽障碍的康复在于吞咽: 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神经网络的重组、侧枝芽生等是吞咽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 对外感受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