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DOC

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评述 潘成忠,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在研究方法上,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经历了由定性描述到传统统计学、再到地统计学的不断改进过程,而研究内容也由对单一特性的研究逐渐转向多特性的研究。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也存在地统计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观性太强,土壤综合特性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时空结合的变异性研究以及与数学模型有机结合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亟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数字土壤”、“精准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 关键词:土壤;空间变异性;精准农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3-0371-05 当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不仅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而且也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土壤科学的研究重点。而土壤质量的提高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土壤质量空间变化与发展的认识。 土壤是受自然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与时间)以及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不同地区土壤具有许多不同的土壤特性,即使在同一块田地的不同位置,田间试验表明土壤特性也会具有明显差异[1]。在同一块地中,有的地方土壤相对肥沃,有的地方相对贫瘠,它们之间应存在某种相关性[2]。Parkin[3]认为土壤作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体,它的变异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尺度上的相关性。 土壤空间变异研究,特别是对其量化过程的研究,对提高农田水肥利用效率,改善田间管理,特别是对我国“精准农业”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尺度的空间变异研究可以改进和创新土壤分类系统,提高土壤调查、制图的质量[4];中小尺度的土壤空间变异研究有利于合理布局种植结构,有利于改善田间管理。土壤空间变异定量化研究可以提高田间小区的实验精度,也能将空间对土壤以及对土壤-作物复合系统的不同作用更形象生动、更深入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空间作用对土壤-作物关系的重要性。而这些关系的定量化研究正是精准农业实施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4]。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可为土壤质量的恢复与改善,生态环境的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土壤的空间变异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时段不同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程度的量值,并通过长序列的定量化的研究找出其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建立合理的模拟模型,对其演化趋势给出预报,进而从根本上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在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西北地区,植被恢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土壤空间变异的研究可以为我们选种合理的植被类型和结构提供参考。 1 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现状 1.1 研究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 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一直是困扰土壤学家的一个难题。起初对土壤空间变异的研究主要限于定性描述,在很多情况下无法确切认识土壤特性的空间分布,后来,土壤学家利用Fisher所创立的传统统计方法对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作了定量描述,它不考虑测定参数与测定地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利用统计学参数,对某区域土壤的某些特性变异程度给出解释。不可否认,该方法在土壤空间变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随着对土壤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土壤的许多参数并非是独立的,而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说明传统的统计方法已不能对土壤空间变异给出充分的解释。Hamlett等[5]认为,假定观察值在空间分布上是独立的,参数统计则无法满足空间相关变量的分析。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方法来对土壤的空间变异给出更加科学的解释。在20世纪70年代,地统计方法成功地被引入到土壤科学研究领域。20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Matheron以Krige的矿产品位和储量估值方法为依据提出并发展了区域化变量理论,该方法理论认为变量具有随机性和结构性并存的特点,其优点是通过地统计学方法对变量的空间结构的认识,可以对变量进行插值和对相关变量值进行预测。 20世纪70年代后期,Campbell[6]在研究两土壤制图单元中土壤砂粒含量与pH空间变异时,首先采用了地统计学方法。80年代以来,地统计学方法已成为研究空间变异的最常用的方法[7~10],并在土壤空间变异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地统计学的方法与基本原理已有许多详细的描述[11, 12],这里不再赘述。 1.2 研究内容在深度与广度方面不断拓展 国外应用地统计学对土壤的空间变异性的研究较多,而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才逐渐认识到土壤空间变异研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并先后在土壤调查和土壤水分变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0, 13, 14]。2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