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秘民国北京书画市场
探秘民国北京书画市场
不同身份的画家群体
民国初年,北京作为当时的首都,参与书画市场群体非常之众,旧皇室贵族、满清遗老遗少、社会名流、政府官员和传统收藏家,无不积极参与到市场中来。而作为艺术品市场流通首要链条的供给者,主要还是以北京地区的书画家为主,他们是市场商品来源的主力。北京画家群体有着自身的特质,其构成的成份颇为复杂。京城作为明清帝都,存在有大量宫廷书画家、满汉官员、谋职的传统文人画家以及民间的职业画师等,这些画家创作的无数作品进入到市场流通,使得北京的书画市场商品异常充足。
其时出身贵族的画家,他们参与市场的目的和心态是不一样的。如溥佐、溥雪斋、林琴南、溥松窗、溥濡、于非闇、余绍宋等人,他们作为满清皇室贵族之后,均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书画造诣相当深厚。到了民国初年,这些失去俸禄的贵胄子弟,有的不得不以书画为生。但他们本身具备有一定的物质和社会资源,虽然也卖画,却都能坚持个人的艺术主张,不为艺术市场所左右。
还有些以民国政府官员的身份出现的画家。其代表性人物为金城、陈师曾、周肇祥和徐鼐霖等。这些人广泛利用其自身所掌握的各种资源从事书画活动,虽然也定制润格出售笔墨,但却不以盈利为其主要目的,书画家的身份也只是他们所扮演的众多社会角色之一。
然而,市场还是以谋生手段的职业书画家为主。如俞陛云、齐白石、陈半丁、柳青、陈少梅等,他们处于民国书画市场供给方的最底层,但本身艺术修养颇高,为了谋求生存,时常会根据大众的喜好进行创作,以迎合市场的需求。
南方画家进京
除了居住在北京的本地画家之外,南方地区的画家也纷纷涌入北京。民国十七年(1928)秋,张大千由上海到北平,经陈三立介绍,认识了居住在原恭王府的溥心畲。从此张大千与溥心畲常在一起谈书论画,吟诗作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画作也多次共同在北平的琉璃厂展出,销路甚畅,因此有“南张北溥”的说法。同时,民国二十四年 (1935) 张大千在北平卖画时,又结识了于非闇,于非常赏识张大千的画作,在报纸上大写文章吹捧,??大千的画笔及用纸夸奖不已,用词揄扬有过,在艺坛引起不小的轰动。此后张大千在北平多次举办画展,获得了极大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张大千的成名与其在北平的画家群体及繁盛的艺术市场是分不开的。
齐白石和黄宾虹两人也曾于同时期寓居北平。齐白石于民国六年(1917)为避兵乱从湖南湘潭漂泊至北京,当时53岁的齐白石栖身古寺,在附近琉璃厂的南纸铺刻印卖画,以谋生路。在人生地不熟的他乡,生活异常艰辛:“朝则握笔把刀,目不暇给,惟夜不安眠,百感交集,谁使垂暮之年,父母妻子别离,亲戚朋友不得相见?”由于学八大的冷逸风格不对市民口味,作品的销路不好。后来他认识了陈师曾,陈建议齐应自创风格,改进画法以适应民众对绘画的偏好,并将齐的作品推向海外,从此齐白石声誉日隆,求画不断。而黄宾虹定居北平则很晚,已经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因受北平古物陈列所之聘鉴定书画,随后又应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之邀任国画研究室教授、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于是便移居北平。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平沦陷后,黄宾虹的生活跌入困境,经常三餐不济。黄当时住在北平石附马胡同,为补生活之急,不仅把心爱的名画卖掉,也常以画换米。除南方画家外,北京附近城市的画家也来京城鬻画。如以卖画为生的天津画家刘奎龄也曾一度携刘继卣到北平,并会见张大千和张善孖等人,还为魏恩甲作《关山行旅图扇》、《京剧四平山图扇》等。
宫廷书画外流
画家以卖画方式流入市场外,宫廷书画大量外流也是市场藏品的来源之一。当时在宫廷之中上至皇帝下至太监,都把皇室收藏的古书画当作发财之道,纷纷盗窃出卖,以致琉璃厂宫廷藏品交易异常繁忙。同时催生出造假的风气,特别是在地安门一带,形成了专门伪造宫廷书画来赚取利润的造假作坊聚集区,俗称“后门造”。
这时期北平还有大批旧官员失去俸禄,成为遗老遗少。至清廷倾覆后,满清的王宫贵族、士绅官员、八旗子弟失去了赖以为生的经济支柱,旧家皆中落,但依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这些人大多都有着收藏古玩的嗜好,为了继续维持奢侈的生活,便开始变卖家中世代所珍藏的古董字画,成为市场的供给者,以致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贵族收藏过的珍贵字画。并且每一公卿去世,其家所出售者,必书籍字画也,“市贾又百方难之,不售不止,售不尽不止,有自国初守之至今,亦荡尽者,如怡亲王载垣,自被爵后,其子售书画三十年始尽。”这种现象在当时已较为普遍,有些贵族显宦之家己经坐吃山空,日趋潦倒。如恭亲王之孙溥心畲为母亲办丧事没钱,被迫将家中祖传的陆机《平复帖》卖给当时的著名收藏家张伯驹。
古玩市场和鬼市
市场之所以繁荣,除了拥有一批画家等艺术生产群体之外,还应有作为中介机构的古玩商铺及一些书画商人的周转,市场才得以维持正常运转,也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