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残疾康复课件
④耳道式助听器 其体积最小,可放入耳道内。一般分为深耳道式和浅耳道式。 优点:(1)符合外耳道共振特性,聋耳容 易适应。 (2)隐蔽性更好。 (3)耳廓集音。 缺点:(1)体积太小,调节不方便。 (2)电池容量小,需常更换。 (3)需专门定做,不能批量生产。 ⑤眼镜式助听器 眼镜式助听器是将助听器部件装在一只或两只眼镜腿上,一只腿放话筒,另一腿放耳机。耳机用胶管连接耳塞,如果在眼镜的末端做成骨导助听器,则是骨导助听器。 眼镜式助听器的优点 1)话筒离耳机较远,可减少反馈声; 2)助听器的位置在耳廓,排除了摩擦声及低频反射的干扰,而且耳机、话筒各在一边,声学效果好; 3)助听器较为隐藏,镜架固定较牢,美观大方,符合听障者的心理需要。 眼镜式助听器的缺点 1)眼镜腿里加进了助听器装置,增加了重量,戴起来不舒服; 2)由于配用者的需要不同对镜片的要求 也不同,镜架的固定还需因人而异,较为麻烦,销售极为不便; 3)取下眼镜即不能使用助听器; 4)镜腿长,助听器的引线也长,引线易坏。眼镜式助听器现在处于淘汰趋势。 (一)视力残疾的定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他疗法而不能恢复视功能者(或暂时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二、视力残疾 视力的概念 视力:中心视力、视敏度,是指黄斑部中心凹的视力功能,也就是眼分辨得出小目标物的能力。视力的好坏是衡量眼机能是否正常的尺度,也是分析病情的重要依据。 视野的概念 视野(visual field):当一眼注视一目标时,除了看清这个注视目标处,同时还能看到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物体,这个空间范围,叫做视野。它反映黄斑部以外整个视网膜的功能。对劳动、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临床上视野检查对于许多眼病及某些视觉传导路疾患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正常单眼视野的范围:颞侧约90°以上,下方约70°,鼻侧约65°,上方约55°(后两者由于受鼻梁和上眼睑的影响)。各种颜色视野范围并不一致,白色最大,兰色次之,红色又次之,绿色最小,两眼同时注视时,大部分视野是互相重叠的。 (二)视力残疾的分级 盲: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0.02;或视野半径 ﹤5度 二级盲:0.02≤最佳矫正视力<0.05;或 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一级低视力: 0.05≤最佳矫正视力<0.1 二级低视力: 0.1≤最佳矫正视力<0.3 《注》: 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2、如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3、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 4、视野小于5度或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导致我国视力残疾的致残原因较明确,主要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视神经萎缩、沙眼、视网膜色素变性、屈光不正和弱视等。 儿童人群的主要致残原因是先天遗传、屈光不正/弱视和角膜病等。 而老年人群的最主要致残原因是白内障(占60%)。 (三)视力残疾的原因 (四)失明对盲童身心的影响 1、失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1986年北京医科大学对北京、天津等地256名盲生的调查发现,其身高、体重、坐高、腿围、肩宽、骨盆等体检数据都比正常儿童偏低。我国台湾特教专家张训诰教授著的《盲人适应》一书中所谈到英、美等国家的调查也都认为盲童的体质较为虚弱。 2、失明对躯体形态的影响 (1)低头或垂头 这是最普通的一种盲态。据笔者统计,全盲学生的50%以上,未受过学校教育的先天盲人几乎100%有这种盲态。 (2)耸肩缩颈 具有耸肩缩颈盲态的人约占全盲者的10%左右。主要是由于这些盲童特别胆小,惧怕感特别严重造成的。其实耸肩缩颈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如狗、猫、虎、狮等在躲避危险时都是一样缩颈,最明显的是乌龟、甲鱼、刺猬等。许多盲童在行动的初试阶段曾遭到碰、磕、撞等多次伤害,因而增加了自己的惧怕心理。为自我保护,经常耸肩缩颈而养成了习惯。具有这种盲态的人在走路时常常思想紧张,将双手伸在前方探物。 (3)弓背弯腰 北京医科大学对265名在校盲童的调查结论:“阳性体征检出率最高的是驼背(男性33%,女性24%),脊柱弯曲(男性16%,女性9%)。”这足见盲童中弓背弯腰盲态的普遍性。据笔者观察了解了具有弓背弯腰盲态的人当中有一定光感能力或曾有过微弱视力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因为他们为了走路安全,弯腰视物探路,而成了习惯。弓背弯腰不仅影响自己的形象,而且挤压胸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