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研究.docVIP

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研究

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研究   摘要:为了估测农药毒死蜱的环境毒性,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受试动物,研究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毒死蜱稀释液对大鳞副泥鳅的24、48、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24.76、291.53、193.20 μg/L,安全浓度为26.99 μg/L;对照组肝组织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平均活力分别为24.53 U/g和16.69 U/g;试验组肝组织的GPT和GOT活力最低分别可达到2.65 U/g和2.81 U/g。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   关键词:毒死蜱;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急性毒性;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中图分类号:S948;Q958.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9-2116-03   鱼类是水生生物链的重要环节,对水质变化尤为敏感,是水质污染的高危种群。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属鱼纲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常散养于田间和池塘,因此是检测水体中农药残留的理想水生生物。   毒死蜱(Chlorpyrifos)又名氯吡硫磷,其化学名称为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有机磷农药。其具有杀虫范围广、毒性较小等特点,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农业生产中的不合理使用,雨水冲刷、淋溶及农药厂污水的任意排放等,使毒死蜱进入河流、湖泊、海洋等水生生态系统,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及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成为常见的农药污染物之一。   近年来,Li等[1]曾报道过毒死蜱对草鱼的毒性效应,侯方浩等[2]报道过毒死蜱对锦鲫性腺的影响及其在鱼组织中的富集。因此,研究毒死蜱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特别是利用生物标志物为指标,评价毒死蜱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目前尚未见有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肝细胞转氨酶影响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大鳞副泥鳅为材料,探究了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肝脏中两种转氨酶活性的影响,旨在探索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的毒害作用,从而为杀虫剂的合理使用、保障渔业生产和生物安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2 生理毒性试验 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均随机投放10尾健康大鳞副泥鳅。试验组毒死蜱质量浓度依次为26.99、45.11、63.23 μg/L,每24 h更换一次等体积等浓度的毒死蜱溶液;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毒死蜱,用曝气自来水进行试验,每24 h更换一次等体积的曝气自来水。生理毒性试验条件同急性毒性试验。分别于试验的2、4、6 d各取材一次,每次每个浓度随机取2尾大鳞副泥鳅,迅速取其肝脏制成肝脏匀浆液,按质量体积1∶99比加入鱼用生理盐水进行研磨,制成1%匀浆。将研磨好的匀浆移入2个离心管中,一管以3 500 r/min离心10 min,用于GPT活力的测定;另一管以2 500 r/min离心10 min,用于GOT活力的测定。GPT和GOT活力分别用谷丙转氨酶试剂盒(赖氏法)和谷草转氨酶试剂盒(赖氏法)测定,组织蛋白含量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所有测定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   2.2 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肝脏GPT和GOT活性的影响   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肝脏GPT和GOT活力的影响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1和图2可知,2、4、6 d 3次取材测得的肝脏中GPT和GOT活力的变化趋势相似:同一时间段内随着毒死蜱浓度的增加,肝脏中GPT和GOT活力也随之降低,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在毒死蜱质量浓度相同时,只有在26.99 μg/L试验组中GOT活力和在63.23 μg/L试验组中GPT和GOT活力呈现出2 d6 d4 d,这可能是由于大鳞副泥鳅自身抵抗能力的差异所致,而其余各组GPT和GOT活力均呈现出2 d4 d6 d,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由表2可知,对照组肝脏GPT和GOT的平均活力分别为24.53 U/g和16.69 U/g;试验组肝组织的GPT和GOT活力最低分别可达到2.65 U/g和2.81 U/g。经过One-way ANOVA程序中的LSD分析,除了26.99 μg/L试验组在处理2 d时GPT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