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文学著导引7.3变形记
一、卡夫卡生平与创作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是奥地利小说家,表现主义代表作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性格粗暴刚愎,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式管教。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阴影中”,这对后来形成他的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具有重要影响。卡夫卡在中学阶段开始大量涉猎文学作品。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德语分部法律系,但他不喜欢法律,兴趣在文学。1906年卡夫卡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进入布拉格一家工伤保险公司。1917年,卡夫卡患上肺病,并开始咯血;此后几年,病痛一直折磨着他,但他从未放弃创作。1922年,卡夫卡因病情加重而离职,1924死于喉结核。 卡夫卡去世后,他的挚友马克斯·勃罗德未遵从他的将其手稿付之一炬的遗嘱,前后两次编辑出版了他所有的作品,一共是3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以及78个短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中,其代表作首推《变形记》(1912)。其他著名的作品有:1912年写成的《判决》(1912)、《致科学院的报告》(1917)、《中国长城的建造》(1919)和《地洞》(1924)。 二、《变形记》赏析 * “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的话,那么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卡夫卡。” —— 奥 登 图片链接:卡夫卡故居 图片链接:卡夫卡故居2 图片链接:卡夫卡出生地 《美国》(一译《失踪者》,1927)通过少年主人公在美国的遭遇,揭示了光怪陆离的资本主义现实,写法上接近传统叙事,作家自称是“对狄更斯的直接模仿”。 《审判》(1918)描写银行襄理约瑟夫·K无端遭到逮捕和处决的故事,主题和风格完全是卡夫卡式的,是其独特的艺术方法形成的标志。 长篇小说《城堡》(1922)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讲述了主人公K踏雪来到城堡附近的村子,千方百计想进入城堡,但始终没能成功。它和《审判》一样,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和这种机构运作体制下无数的办事处和大小官吏。作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K,似乎在这些官僚机构中间有永远走不完的路。 卡夫卡的小说有很强的自传色彩,但这种自传性不表现为外部生活的写实性反映,而是关于世界的内在体验、内心图景的强烈外化。他的小说总的主旨是描述人类的生存境况,以此揭示人生存状态的荒诞性。 《城堡》书影 《审判》书影 卡夫卡作品 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是卡夫卡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努力抗争,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使人身不由已地伴随着恐惧与不安,最终归于灭亡。在渗透着叛逆思想、倔强地表现了不甘放弃希望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内涵——这种陌生孤独、忧郁痛苦以及个性消失、人性异化的感受正是当时社会心态的反映。从这个角度说,卡夫卡的确是时代的先知。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边,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卡夫卡《致菲莉斯》 卡夫卡电影海报 拓展资源链接:《城堡》的“空间” 中篇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人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展现了现代人丧失自我、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一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在肚子尖上几乎待不住了,眼看就要完全滑落下来。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条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变形记》 知识链接:《变形记》选读 人成为甲虫为一荒诞的事变实际上正好是隐藏在表层生活现象背后的人的真实状况。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为每天的面包所感到的忧虑抵毁了一个人的性格,生活就是如此。 格里高尔的变形折射了西方现代人在另一层面上的生存状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由隔膜造成的孤独,这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 拓展资源链接:《 “异化”、“悖谬”和真实性》 《变形记》中表现的人生观念基本上体现了存在主义的思想,认为人是有罪的,人生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