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安县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及流行原因
乐安县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及流行原因
摘要 介绍乐安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并分析导致其流行的主要原因,以期为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瘟病;发生特点;流行原因;江西乐安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174-01
乐安县地处江西省抚州市西南部,为山区县,稻瘟病在该县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发病面积与危害程度有所不同。为此,笔者通过调查,明确了乐安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流行原因。
1 发生特点
1.1 地区差异
历史病区及高寒山区比平原地区发生危害重,如招携镇杭村、南村樟坑、湖坪中村每年均有发生,均为老病区、且均靠山。与地区前期叶瘟轻重关系不大。老病区如南村樟坑、招携杭村、湖坪中村前期叶瘟表现不一定严重[1]。
1.2 品种差异
早稻发生重,穗瘟以中熟品种为主,晚稻发生轻,但个别品种危害重。一般年份乐安县早稻每年发生面积逾300 hm2,大发生年份达600 hm2,晚稻发生面积逾50~60 hm2。2010年早稻重发品种有淦鑫202、淦鑫203、跃新68、华两优105、京糯1号、明珠2号、糯谷等;2011年发生重且损失大的品种有E优2号、金优463、EK优4号、荣优463、淦鑫203、五优307(病穗率100%),发生较重损失一般的品种有瑞丰优106、欣荣优08(病穗率60%~93%)。2012年重发品种有淦鑫203、荣优2045等。
无明显抗稻瘟病品种,株两优系列田间相对抗稻瘟病。2011年早稻品种展示田中未发生稻瘟病的有株两优602、株两优4024、株两优3号、陵两优268、陵两优211,发生较轻的有株优02、荣优2045、协优1561(均为小枝梗染病),发生较重但损失轻的有株两优152、湘丰优402、瑞丰优22、荣优9号。株两优02审定为抗稻瘟病,株两优4024、株两优3号审定为穗瘟9级,但田间表现均较抗,株两优4024于2010年开始在乐安县种植,株两优3号于2011年开始在乐安县种植。
1.3 生育期差异
水稻生长前期较少发生,后期偏重。苗瘟很少发生,21世纪以来基本不发生,水稻分蘖盛期前也发生较少,叶瘟也多发生在拔节后,主要是穗瘟发生较重[2-3]。
2 流行原因
2.1 适宜的气候条件
2.1.1 水稻抽穗杨花期与降??期的吻合程度。水稻抽穗杨花期与降雨期的吻合程度是该病能否流行的诱因,早稻中熟品种穗瘟重发几率大的原因是乐安县每年6月中旬均存在降雨期。持续高温、高湿降雨量多造成该县水稻局部大面积暴发稻瘟病。乐安县历年6月上中旬有1个明显降雨集中期,尤其6月中旬为降雨集中期,如2010年6月13—22日有1个降雨集中期,尤其是17—20日累积降水达318.4 mm,相对湿度最高94%,平均87%,极易诱发穗颈稻瘟发生,此时正值中熟品种抽穗杨花期,雨水集中又不利于防治,故中熟品种跃新68、华两优106、淦鑫203等大面积发生穗颈瘟。5月降水量正常,水稻分蘖期无明显适宜该病发生的气候条件,故前期叶瘟表现不重,关键是6月上中旬降雨,如降雨多且早,叶瘟发生重。中晚稻生长期则多为高温干燥气候[4]。
2.1.2 田间小气候。田间小气候直接影响稻瘟病的发生程度。靠近山坡田块因为湿度明显偏高,对稻瘟病发生极为有利。如2010年在湖溪乡樟坑调查淦鑫202发病重,但尤以种植于靠山坡的发病重,2005年在招携镇调查神农105也是类似情况,单独种植于靠山坡的发病重达70%,而与其他品种混栽于门桩田的虽发病,但大部分轻发生,仅为15%左右。
2.2 菌源充足
一般情况下,菌源充足,稻瘟病发病几率就会增大。一般老病区的发生几率大就是因为其积累了大量的菌源。
2.3 区域致病生理小种与抗病基因不一致
2.3.1 不同品种抗性存在差异。如2005年在招携镇调查神农105发病重,其他品种发生轻,但同一丘田种植神农105和其他品种,神农105就表现感病,另一品种就不感病。2012年晚稻黄华占就普遍发生叶瘟,而其他晚稻品种极少发生。
2.3.2 同一品种栽培在不同区域表现抗性不同。生理小种不同是稻瘟病能否在该区域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品种的抗性是相对的,不抗是绝对的。某一品种抗病只是抗某些生理小种,稻瘟病菌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不同地区稻瘟病原小种和其中的优势生理小种组成也有不同类型,如淦鑫202对湖溪的生理小种抗性稍强,发生轻,对招携杭村的生理小种抗性弱,跃新68品种对湖溪的生理小种抗性弱,就易于发生流行并造成产量损失。株两优系列相对抗稻瘟病也是因为抗当地致病生理小种[5]。
2.3.3 品种栽培年限长抗性会下降。品种退化抗性下降,是病原小种不断发生变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层析包括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 (2).pptx VIP
- 2019主持人大赛总决赛第三轮巅峰对决王嘉宁VS邹韵演讲稿.doc VIP
- 《房屋建筑学》第6章 建筑构造概论.ppt VIP
- 2025年河北省涿州三中学初三九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复旦大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C++龟兔赛跑代码.docx VIP
- 人教新版英语九年级Unit1-4试卷.doc VIP
- C++书写日历代码.docx VIP
- 食品仓储安全保障措施.docx VIP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