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夜莺》中国想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夜莺》中国想象

论《夜莺》中国想象   摘 要:经典童话《夜莺》里的中国形象既非套话式的,又非被刻意丑化或美化,而是呈现出一种二元对立统一的特性,这种特性说明安徒生主要从平等对话的立场出发想象中国,而他对平等性的选择与关注既来自其所处的历史语境,又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有莫大关联。   关键词:安徒生 《夜莺》 中国   喜爱旅行的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从未到过中国,但是,这位生着一双“中国式眼睛”的童话诗人从童年时代起,便对那遥远东方的古老国度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不断地在童话中提及中国的人、事、物,[1]在自传色彩最浓的长篇童话《幸运的贝儿》中,以《天方夜谈》里的中国男孩阿拉丁自比。不过,这些对中国的描写大多只是零星的片段,套话色彩明显,只有一篇童话完全以中国作为结构与情感的基点,最鲜明而细致地体现了安徒生的中国想象,这就是经典童话《夜莺》(1843)。   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夜莺美丽的歌声打动了国王,它成为国王的宠儿。但不久之后,一只能发出曼妙乐声且外表华丽的人造小鸟获得了更多赞美,于是,夜莺飞走了。然而,当国王的生命面临死神的威胁时,人造小鸟却唱不出一个音符,还是真正的夜莺用婉转的歌声驱走了死亡的阴霾。   那么,在这篇以中国宫廷为故事背景、以中国皇帝为主要人物的童话里,安徒生想象中的异国呈现出怎样的形态呢?   一、二元对立统一:中国形象之形态   总体看来,《夜莺》中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二元对立统一的特性,这种特性既表现于情节中,也表现在特定意象的隐喻里。   首先,情节方面的二元性主要是指,读者根据具体情节或细节直接获得的关于中国的印象,往往指向截然相反的两极。于是在文本中我们得到如下几组安徒生用以想象中国的成对概念:   组别 情节或具体文本表现 结论   A 新的皇帝已经选好。 民主   我要听听夜莺!今晚必须把它找来!我下圣旨把它找来。如果它今晚来不了,宫里所有的人,一吃完晚饭就要在肚皮上结结实实地挨几下! 专制   B 一件真正悲哀的事情终于在这个国家发生了,因为这国家的人???很喜欢他们的皇帝,而他现在却病了。 温情   皇帝躺在他的华丽的大床上,身体冷冰冰的,面色惨白。整个宫廷里的人都以为他死了;大家都跑到新皇帝那儿去致敬。 冷漠   C   乐师写了一部二十五卷的、关于这只人造鸟儿的书。这是一部用最艰难的中国字写成的、学问渊博、篇幅很长的书。 文明   现在沼泽里的青蛙叫起来了。“美极了!”宫廷里的祭祀说。“现在我算是听到夜莺叫了——听起来很像庙里小钟的响声。” 愚蠢   可以看出,各组结论中的两个概念彼此明显对立,但又都被用于描述中国。所以安徒生笔下的中国便不能被简单地加以概括,那里既非纯然的礼乐之邦,又非绝对的蛮夷之地,而是游走在民主与专制、温情与冷漠、文明与愚蠢之间。这种描述不论是否切近真实,至少都说明安徒生对中国想象的运作并非单向单义,而是多维复义。   其次,中国形象二元对立统一的特性还表现在特殊意象中,即“黄金”意象。安徒生尽管时常描绘金碧辉煌的宫廷,但是还没有一篇童话像《夜莺》这样出现了如此之多与“黄金”有关的意象。[2]我们看到,中国皇帝不仅拥有象征权利的金王冠和金剑,他的日用品(金椅子、金拖鞋)、他获得的礼物(金鸟)、他的赏赐物(金子、金礼物)、他的居所的装饰品(金灯、金制的栖柱、金丝穗子)也都是金质的。在这一片金光灿烂中,连比喻都金光闪闪“它像金手镯和金领扣那样闪着光”。   一般而言,同一文本中的同类型意象往往具有稳定的意指,它们的蕴涵多由一个基本义或核心义衍生而成;但《夜莺》中黄金意象的意指却是多元的。对上述意象稍加分析整理,就会发现它们在具体文本中的所指尽管各不相同,根据相似性原则大致可分为两组,两组的暗示意味与包含的感情色彩刚好截然相反。表现为:(1)金椅子、金灯、金制的栖柱、金丝穗子、金王冠、金剑。这组意象主要表达了宫廷的豪华和皇帝的尊贵,包含赞美的意味。(2)金鸟、金手镯、金领扣、金拖鞋、金子、金礼物。这组意象都与人造夜莺有关,都有华而不实、金玉其表的暗示,含有讽刺的意味。   黄金这种贵重金属,作为中国通行的货币,往往是财富与荣耀的象征,完全吻合19世纪之前的西方人对中国的集体想象。因而黄金、黄金制品、甚至黄金的光泽,一向是西方文学与文化界定中国的常用套话。套话具有语义单一、稳定的特点,它是对异国形象的固定表述,释放出关于异国的“基本信息”,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使用”。对此类套话,安徒生显然非常熟悉。比如,他曾经为一位朋友的女儿克里斯汀妮制作过一本画册,其中有一张以中国为主题的拼图,安徒生为它题写了一首小诗:“中国人吃的是玫瑰糖浆,擦嘴用的是绫罗绸缎,半座房子镀得金光闪闪。”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