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1.

第一章 金相技术简介及 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1.2金相学的发展背景 十九世纪中叶, 转炉(1856) 及平炉(1864) 炼钢新方法相继问世, 钢铁价格显着下降, 产量猛增。那时又正大事兴建铁路, 铁轨用量很大, 断裂事故也屡见不鲜。生产实际的需要促进了对钢铁的断口、低倍及内部显微组织结构的研究。 晶体学在这个时期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如32 个晶类(1830) 及14 个布喇菲点阵(1849)的建立, 这为研究矿物与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十九世纪末, 金相这一名词也就获得了新的意义, 并与金属与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结下了不解之缘, 金相显微镜也就成为研究金属内部组织结构的重要工具。 到1863 年索氏的岩相研究已经很有成就, 他开始了铁陨石的研究。为了弄清它的显微结构, 他还研究一块瑞典生产的锻铁的显微结构。为了观察不透明的钢铁试片, 索氏采用反射式的垂直照明。可惜当时这件事并未引起钢铁界的注意, 直到二十几年后他被要求重新发表他的1863 年的研究结果, 才受到普遍重视。 索氏在钢铁的显微镜观察中发现的主要相是: (1) 自由铁(1890 年美国著名金相学家Howe命名为Ferrite, 即铁素体 ; (2) 碳含量高的极硬化合物(1881 年Apel 用电化学分离方法确定为Fe3C, 1890 年How e 命名为Cementite, 即渗碳体) ; (3) 由前两者组成的片层状珠状组织PearlyConstituent (Howe 命名为Pearlite, 即珠光体) ; (4) 石墨; (5) 夹杂物。 德国的Adolf Martens (以下简称马氏)和法国的Floris Osmond 分别在1878 及1885 年独立地用显微镜观察钢铁的显微组织。他们都是与钢铁生产与使用有关的工程师。 马氏在改进和推广金相技术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认为对钢铁厂来说, 金相检验是最重要的检验方法之一, 其重要性决不亚于化学成分分析。在他的影响下, 到本世纪初不少钢厂都有了金相检验室。为了纪念马氏在改进和传播金相技术方面的功绩,Osmond 在1895 年建议用他的姓氏命名钢的淬火组织——Martensite, 即马氏体。 Osmond 可以说是金属学或物理冶金方面的一位伟大科学家。首先, 在实验技术方面他不限于金相观察, 而是把它与热分析、膨胀、热电动势、电导等物理性能试验结合起来把金相技术扩大到更广泛的范畴里去, 这在后来已成为金属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了。其次, 在理论分析方面他也不限于显微组织结构, 而是把它与化学成分、温度、性能结合在一起, 注意研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 他把金相学从单纯的显微镜观察扩大、提高成一门新学科。从这个角度来看,Osmond的贡献是非常卓越的。 他在1887 年发表的“铁、钢与白口铸铁中铁与碳的相变”一文中明显测出三个转变点, 即900, 750 和700℃。这就是我们今天铁的三个转变点: 910℃: γ→α相变 768℃: 铁磁转变 723℃: 碳从固溶体中析出, 共析相变 后来他还发现在镍含量高的合金钢中γ可以保留到高温而不转变, 为发展奥氏体不锈钢指明了方向。 后来还在“铁的晶体学”一文(1900) 中用晶体生长形态及蚀坑证明:α、β、γ三种同素异构体都属于立方晶系; γ生长成八面体, 滑移面是{111}; α, β生长成立方体, 滑移面不是{111}及{100},孪晶面是{112}。这与后来的X射线结构分析完全一致, γ有面心立方结构, β, γ有体心立方结构。 我们今天使用的转变点符号都是沿用当年O smond 用过的, 如A (法文驻点Arrestation 的第一个字母) 代表转变点, 下标c (法文加热chauffage 的第一个字母) 及r(法文冷却refro idisse2ment 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代表升温及降温的转变点。显然, α, β,γ, 也是 延用Osmond 的符号 Osmond 还有谦逊的美德。一方面不让在他逝世的讣告中说明他在金相学方面的业绩; 另一方面把荣誉让给别人, 如他推崇索氏为金相学的奠基人,马氏为伟大的金相学家, 分别用他们的姓氏命名索氏体和马氏体。他还把他自己发现的碳在C铁中的固溶体命名为Austenite, 即奥氏体, 以纪念在Fe-C平衡图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W. C. Roberts A usten(以下简称奥氏)。甚至他还用物理化学家L. J.Troost (巴黎大学教授, O smond 曾受过他的指教,但他本人从未在金相方面做过研究) 的姓氏命名钢中的一种共析相变组织——Troosite, 即屈氏体。 Osmond的错误:在发现β铁后, 认为这是钢在淬火后有很高硬度的本质。易言之, β铁很硬, 在高温生成后在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