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材分析-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PPT

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材分析-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材分析-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

力学部分 如何推广“家庭实验室”的理念,如何来建立“家庭实验室”,如何有效使用“家庭实验室”,是需要老师们要研究的一个课题。现在我申请了一个教育部十一五课题“初中物理‘做中学’的理论与实践”,希望有兴趣的老师参与。 一个具有挑战性问题,怎样能让学生对未知事物怀抱好奇,画个问号 ,科学探究。 中国物理教育网 心慧物理教育 物理通报 刘锋 电话:0312-5996036 5977073 手机) QQ: 916753438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合作路105号河北大学 Email: wuli-lf@126.com “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奥苏泊尔 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系统科学知识之前,头脑中对于该系统中的客观事物已经形成的概念、规律、思想方法、逻辑素质等的总和。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对多种物理现象便已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形成了一些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这就是物理前概念。 在物理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前概念,就是要改造和重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那么,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概念时,教师如何利用教学,使学生的前概念经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有效地转变为科学概念呢?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前概念,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概念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设置情景使新知识与学生的前概念产生冲突,促成原有知识结构的顺应,用科学的概念代替原有的错误观念,实现错误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实例:参照物 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丽的传说,会使学生很快进入情景,给学生一种体验,从这种体验中,学生能汲取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有利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实例:升力、分子 实例:比热容 情景应以思维为核心,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情境和结论之间要呼应。情境中的“设疑”要最终通过结论来得到答案。不能探究出结论的情境是不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欢乐。 实例:液体的压强 情景不是物理,在教师引导下,关注情景中的物理现象,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的东西,这就是发现问题。 实例: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中学物理有很多知识很抽象,这对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都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抽象的概念,公式及物理过程同一些具体的、形象的物理模型及可视性较强的图形联系起来,这就是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物理情景,在此物理情景之中,学生能较好的体会、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知识的应用,是与物理现象,物理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连的,讲习题、做练习,若能掌握其所处的物理情景,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例:裂桶实验、电功率 创设情境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夸美纽斯说过一句话:一切事情的安排都要适合学生的能力。了解学生,创设适合学生的情境,是老师们应该探索的一个目标。 实验:学习物理永恒的主题 一、以新课标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的特征 二、倡议:建立学生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三、关于教材中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做法 一、以新课标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的特征 朱正元: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念性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分两类: 1、以“老师做,学生看”为主要形式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 2、教师指导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体的分组实验教学模式. 更新教育观念,领会新课程实验教改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科学实验的训练,使其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得到升华,即“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是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老师应该是学生实验的协作者、更多的是观众 —— 为学生喝彩的观众,学生才是实验的主体。 为此,在教科版初中课标物理教材中,对实验探究,我们从形式、内容到思想进行了一些探索,表现为以下特点: 1、增加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形成趣味实验的系列化 2、创设问题情景,突出实验的生活化、社会化 3、重视实验方法的教育,关注物理学史上原创性实验思想的 挖掘 4、引进数字化实验和虚拟实验,使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