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堂文化构建.docVIP

新时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堂文化构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堂文化构建

新时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堂文化构建   摘 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但是补考率居高,可见其学习难度高,对其教学模式核心——课堂文化的建设是迫切和必需的。我们通过构建情感型、对话型、批判型和探究型课堂文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课堂文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Classroom Culture in the New Era   LIU Yongjun[1], LIANG Ailing[2], LIN Bihua[1]   ([1]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4023;   [2] College of Medical Laboratory,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course, but the high rate of make-up showing that is difficult to learn. S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of teaching mode - classroom culture is urgent and necessary.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 are improved by creating emotional type,dialogue pattern, critical type and inquiry-based classroom culture.   Key words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classroom culture; teaching reform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高等学校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支柱,对文化的发展和推动有着重要作用。本校党委在多次会议上更提出“育人”是重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比较年轻的学科,同时也是紧密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其发展经历了由整体生物层次研究至细胞层次研究又至分子层次研究两次飞跃,①随着信息高速发达时代的到来,用停滞的思维去传授静态的知识,缺乏师生间知识和思维碰撞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时宜。课堂文化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核心因素,对课堂文化的科学认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②因此,我们进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进行课堂文化的构建。   1 构建“情感型”课堂文化,建立有情感交流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   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我校近年招收了少数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尊重彼此差异,对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采取平等对待的态度,消除师生双方的文化偏见,引领不同民族的学生将在共同的文化熏陶下,形成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③“亲其师,信其道”,想让学生相信你,必须和学生亲近。在信息时代,师生的交流已不在局限于电话和面谈,师生联谊会、Q群、飞信、短信、彩信、微信、社交网络等方式是建立师生感情的重要渠道。好的教学有一种感染力,一种对个体情感、价值观与态度的触动,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整合。   2 构建“对话型”课堂文化   传统的课堂有太多的纪律规范,却缺少兴趣激发和情感互动。因此,人在心不在的课堂并不少见。根据吴康宁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由教师作为启动者的言语交往行为占总比重的93.8%,而由学生启动的提问与异议行为分别仅占1.7%和2.7%。学生会把教师的话当作金科玉律。④新时期的课堂强调的是“你今天学到了什么?”针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特点,我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以问题型、讨论型、辩论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构建“对话型”课堂文化。⑤如在肝胆生化的教学中,设立一系列问题,如“新生儿出生48小时后出现皮肤黄染,该如何进行生化解释?“肝炎的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巩膜黄染?”“白陶土样的粪便意味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