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道德培养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道德培养初探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道德培养初探   摘 要 本文尝试将大学生日常生活与道德素质的培养联系起来,试图在满足生活各项基本要求的同时,一方面做到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做到令学生意识到自身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主动地、自觉地寻求改变与提高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从日常生活出发并不是要直接担负起道德说教与示范的作用,而是注重引导,将学生思想意识中那些来自社会生活的、自发的道德规范与诉求激发出来,最终的目的是令学生能够终身自觉追求道德完善。   关键词 道德培养 道德修养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ity Development in Everyday Life   LI Pei   (Civil Engineering and Building Academ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link college students everyday life with moral qualities training, trying to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life, while on the one hand change students way of thinking, on the other hand make students aware of their presence in ethics issues to actively and consciously seek to change and improve the way.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is not to depart from everyday life directly assume the role of moralizing and demonstration, but pay attention to guide the students in those from the ideology of social life, ethics and aspirations spontaneous inspired final The purpo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pursue lifelong consciously to moral perfection.   Key words moral development; morality; higher education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大学生开始了普遍扩招。这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一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多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求职艰难,大学生质量下降。“大学生”这一称呼曾经是让人极其敬佩的,然而现在它已变得不再是那么遥远。在当下大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下滑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现实。它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强烈关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法。   大学四年中,学生在生活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基本的吃、住及其他消费都在校园之内。这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促进学生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就成为了辅导员面对的重要问题。   1 现状与问题   1.1 道德认知未能有效指导道德行为   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前,中国的教育全部是知识的传授,即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学校或教师不必去关心学生未来的生计问题,甚至耻于谈论稼穑之事,然而,二十世纪中,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它在知识的传授这一任务之外又加上了服务社会的任务。①当今中国大学生有着较以往的大学生更活跃的思想,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随时受到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因此有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上没有真正转化为道德行为。突出的表现在道德认知程度高于道德实践水平,出现了部分学生的道德认知闲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不统一的现象,目前大学生存在着较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相互游离现象。②   1.2 道德情感具有冷漠性   当代大学生缺少“慈悲为怀的感情”,表现出道德情感的消极性,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冷漠,具体体现在对困难群体缺乏恻隐之心,缺乏忧国忧民的意识,对他人、家庭、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等。甚而至于有大学生在进行道德行为选择时,其行为与社会规范严重脱节,触犯法律。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具有多重性,在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前,虽想维护社会公益,但又不愿损害自己的私利;在别人的利益遭到损害时,往往会选择做一个无动于衷的沉默“看客”,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