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基础及腹部超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诊断基础及腹部超声

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 绪论 基本概念 1、超声诊断:在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雷 达技术与声学原理相结合用于临床诊断的一种新兴技 术。 2、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用于临 床诊断的频率多在1~20MHz,临床最常用的是2~10MHz(3.5,5.0,7.5,10MHz)。 3、声像图:携带机体信息的回声信号,经处理放大显示成的波形和图像。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一、超声检查的特点 A 安全无创伤性 B 全方位自由断层 C 实时动态观察 D 管腔造影作用 E 高分辨力,辨析微细结构 二、临床应用 A 腹部超声:肝 胆 胰 脾 肾 B 心脏及大血管:先心病 风心病, 冠心病 C 妇科超声:清晰辨析盆腔器官的形态, 大小 D 产科超声:跟踪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E 小器官及其它:眼球, 甲状腺 ,乳腺等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机械波的产生和分类 机械波:水波 声波 地震波 自然界波分为 电磁波:光波 无线电波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振源 弹性介质 机械波的分类 A 横波与纵波(声波为纵波) B 平面波与球面波(超声波一般视为平面波) C 连续波与脉冲波 超声波 定义: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用于临床诊断的频率多在1~20MHz,临床最常用的是2~10MHz。 超声波的产生 超声波的产生 一、压电效应 1、定义:分子排列缺乏中心轴的晶体,在受外力作用而形态改变,引起电极分化,相反通电而引起形态改变的现象。(电能→←机械能) 2、压电晶体: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 3、正压电效应:机械能→电能 4、逆压电效应:电能→机械能 二、超声波的产生和接受 产生: 逆压电效应 接受: 正压电效应 三、探头的基本结构及种类 1、基本结构:压电晶体(压电陶瓷), 隔声背块 ,导线等 2、种类: 机械探头 探头 线阵探头 电子探头 凸振探头 相控阵探头 超声波的传播 一、传播方向 在均质介质中沿着波面的法线方向直线传播。 二、声特性阻抗与界面 1、声阻抗: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声阻抗,可用Z=ρ*C表示 2、界面:两介质的交界面。 三、反射与折射 1、反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界面返回原介质传播的现象。遵循反射定律。反射产生回声,是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 2、折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进入新介质传播且声束改变方向。折射遵循折射定律。 超声波的传播 四、散射与绕射 1、散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微粒能激发其振动形成新振源,向各个方向辐射声波的现象。散射发生的条件是:D《λ 散射同样产生回声,是超声诊断微细结构的物理基础。 2、绕射:超声波在传播时遇有与其波长相近的障碍物时,声波能绕过障碍物而传播的现象。发生条件:D≈λ。 五、超声衰减 1、定义: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入射能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2、常见的原因:超声波的反射与散射; 声束扩散; 组织吸收。 超声波的传播 六、分辨力:超声波能区分相邻两界面间的最小距离。 分辨力可分为: 1、纵向分辨力:沿声轴线的分辨力。 2、横向分辨力:垂直于生轴线的分辨力。 3、厚度分辨力:既垂直于纵向,又垂直于横向的分辨力。 分辨力与超声波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分辨力越高,但穿透力越差。反之,依然。 超声生物效应及诊断安全性 一、生物效应:超声在生物体内传播时,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 二、机体对超声敏感的组织 胚胎组织;中枢神经;视网膜;生殖器等 三、检查时的技术要领 每个切面固定扫查时间小于1分钟;隔2~3分钟再次扫查。 超声诊断仪 A型超声诊断仪 M型超声诊断仪 B型超声诊断仪 D型超声诊断仪 Doppler效应(一) 一、概念: Doppler效应:当声源与接受器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接受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的发射频率有一定差值,这种现象为Doppler效应。 频移:接受频率与发射频率之差。 正频移:声源向着探头运动时,接受(回声)频率大于发射频率。 负频移:声源背离探头运动时,接受(回声)频率小于发射频率。 二、人体中的Doppler效应 运动的血细胞(红细胞)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