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寓言四则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时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目 录 第一课时 《观潮》教学设计 1 一、 教学目标 1 (一) 知识目标 1 (二) 能力目标 1 (三) 情感目标 1 二、 教学重点 1 三、 教学难点 1 四、 教学步骤 2 (一) 导入 2 (二) 诵读 2 (三) 理清思路 2 (四) 串讲 2 (五) 小结 3 (六) 拓展延伸(略) 4 (七) 布置作业(略) 4 (八) 板书设计: 4 第二课时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5 一、 教学目标 5 (一) 知识目标 5 (二) 能力目标 5 (三) 情感目标 5 二、 教学重点: 5 三、 教学难点: 5 四、 教学过程: 6 (一) 导 入 6 (二) 诵读 6 (三) 学习字词 6 (四) 朗读课文 6 (五) 串讲课文 6 (六) 概括寓意 6 (七) 总结 7 (八) 布置作业 7 (九) 板书设计 7 《观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字的读音:霆、艨、艟、履、倏、舸、泅、鲸、溯、仞、绮、僦、赁。 2.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既望、际天、沃、岁、艨艟、乘骑、弄旗、标枪、履、倏尔、略不、舸、逝、文身、溯、出没、万仞、腾身百变、江干、溢目、倍穹、僦赁、席地、容。 3.掌握重点虚词:以、而、于、既而、为、虽。 4.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 能力目标 1.学习生动简洁地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的笔法。 2.学习对比映衬的写法 3.学习简练生动的语言。 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所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理清思路,学习描写景物的笔法。 教学难点 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步骤 导入 钱塘江大潮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大奇观,钱塘江观潮的盛事古已有之,南宋时,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潮来之前有水军操练,轰轰烈烈;潮来之时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技艺奇绝。那时从宫廷到民间,万人空巷,观潮者黑压压挤满江头,场面热闹非凡。今天,我们学习南宋作家周密写的《观潮》。题目中的“观潮”,就是观看钱塘江大潮。 简介作者周密及其作品。 观看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钱塘江大潮的景况。 诵读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画下生字词。可以采用幻灯片展示课文,需要突出的字词用红字强调。 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准确读出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如个读、全班齐读、小组齐读,轮读。巩固生字读音,熟悉课文内容。 理清思路 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讨论,总结。 第一段:写钱塘潮的雄伟景象。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写吴儿弄潮的高超技艺。 第四段:写江岸观潮的盛况。 串讲 学生串讲课文第一、二段: 结合语言环境解释重点实词、虚词和短语,边解词边翻译句子。 既望、际天、沃、岁、艨艟、乘骑、弄旗、标枪、履、倏尔、略不、舸、逝; 以、而、于、既而、为。 讨论这两个段落的内容和写法。 小结 文章结构清晰,紧扣“观”字,突出“潮”字,抓住典型场景,集中描述,从几个侧面把江潮壮阔景象和观潮的热闹场面艺术地再现出来。 第一段起句点题,提挚全文,接着采取居高临下、由远渐近的写法,着眼于色彩、声响、力量、气势几个特点,正面描写江潮,然后以“势极雄豪”一语收结,并引诗印证形象,使读者一开始就对此“天下之伟观”,获得强烈的印象。 第二段聚焦于水军演习。水军演习,虽然仅是每岁一次,但它选择在潮盛之日,作为一项盛大的活动,这一段的描写与对江潮的描写映衬呼应,共同构成雄伟的奇观。 学生进一步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文章结构单纯,但内容却丰富多彩,原因何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本文突出地运用了映衬手法。在第一、二段中,以滔天的江潮映衬出水军操演的从容;水军操练的盛况反过来也衬托了江潮的波澜壮阔。 文章第一、二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银线”“玉城雪岭”的形象比喻,使大潮自远而近滚滚而来的镜像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吞天沃日”“鲸波万仞”的惊人夸张,令读者感受到江潮的澎湃的气势。 总结: 文章前两个自然段生动描写了钱塘江潮水的雄伟景象,那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的潮头,那一年一度动人心魄的水军演习,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人恍如身临其境,目不暇接。阅读此文,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能唤起我们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略)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字的读音:祠、卮、椟、椒、竽、廪、湣、遽、髀、跛。 2.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卮、子、亡、椟、辑、说、廪、立、术、居、将、吊、引弦、 十九、跛、相。 3.掌握重点虚词:之、安能、遂、为、以、何遽、其、而。 4.关于寓言的常识。 能力目标 1.串讲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