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各论第1516章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大类.ppt

矿物各论第1516章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大类.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物各论第1516章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大类

第十五章 自然元素矿物大类 Native Elements 第十六章 金属互化物(天然合金)矿物大类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第十五章 自然元素矿物大类 一 概述 概念:单质、类质同象混晶 种数:50种以上。 分布:占地壳总重量不足0.1%,不均匀——自然金、自然铜、自然铂、金刚石、石墨等富集成矿床。 1、自然铜族(自然铜、自然金-银系列矿物) (1)包括自然铜、自然银、自然金等矿物。 (2)铜型结构:立方面心格子。 (3)由于Au和Ag的原子半径相近、晶体结构类型相同、地球化学性质相似,故可形成完全类质同象。而铜的原子半径较小,在高温时才与金形成类质同象。 (1)主要有自然砷、自然锑、自然铋、 自然硒等。 (2)三方晶系。 (3)自然硒具链状分子型结构,其他具砷型层状结构,即可视为由NaCl型结构沿L3发生畸变而呈略显层状的菱面体格子结构。 (4)自然硒针状,其他粒状或片状。 (5)新鲜断面呈锡白色或银白色,金属光泽,具抗磁性。随元素的金属性渐强矿物则更多地显现金属矿物的性质。自然硒具{1010}完全解理,具{0001}完全解理。 环状亚类 :自然硫族 层状亚类 :石墨族 配位型亚类:金刚石族 金刚石(Diamond)C 【化学组成】 可含有N、B。 【形态】 多呈单晶,常见圆粒状。 【成因及产状】 高温高压,产于金伯利岩(角砾云母橄榄岩)、钾镁煌斑岩及榴辉岩。 【鉴定特征】 极高的硬度,标准金刚光泽,晶形轮廓常呈浑圆状。 【主要用途】 宝石、仪表轴承、玻璃刀、表镶钻头等。 【形态】 片状或板状,常为鳞片状,块状或土状集合体。  【物理性质】 颜色和条痕均为黑色;半金属光泽。平行{0001}解理极完全。硬度1~2。相对密度2.21~2.26。解理片具挠性。有滑感,易污手。具导电性。 【成因产状】 高温变质产物。 【主要用途】 用于制作高温坩埚; 润滑剂;电极等。3R型石墨用于合成金刚石。 第十六章 金属互化物矿物大类 一 概述 概念:金属互化物 (intermetallic compound)是由2种或2种以上金属或半金属元素以金属键和一定比例各自占据一定结构位置而形成的;包括硅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和磷化物等矿物。 种数:约20种。 分布:宇宙、地幔。 意义:天体和壳幔作用研究。 * * 金属元素:贵金属8元素和Cu,铁陨石中常见Fe、Co、Ni。 类质同象普遍,形成金属混晶如银金矿(Au,Ag)。 半金属元素:As、Sb、Bi(Se、Te)。 As与Sb在高温下形成类质同象混晶,低温时分解成自然砷和自然锑;Sb与Bi可成连续类质同象系列,而As与Bi即使在熔融态下也不混合。 非金属元素主要有C和S。Si可呈微粒包体产于地幔岩中。 1.?化学成分 结构型: 1)配位型: 金属元素及其互化物矿物具立方面心式紧密堆积的铜型(配位数为12)、六方最紧密堆积的锇型(配位数为12)和立方体心式紧密堆积的铁(α-Fe)型(配位数为8),金刚石具四面体配位型; 2)环状(自然硫)、链状(自然碲)、层状(石墨、自然砷)。 2.? 晶体化学 化学键: 1)金属元素矿物具特征的金属键。 2)半金属元素矿物按元素的金属性递增而从金属键+共价键的多键型向金属键转变。 3)非金属元素和类似物矿物变化很大。 同质多象: 本大类非金属元素矿物的同质多象较常见,如C的同质二象、S的同质三象。 对称程度: 金属元素矿物多为等轴晶系,少数为六方晶系;半金属元素矿物为三方晶系。 非金属元素和类似物矿物变化很大。 具配位型、架状和环状的矿物自形晶主要为粒状,其中金属元素矿物少见自形而多为它形不规则状; 具层状结构的半金属元素矿物和石墨主要为片状。 3? 形态与物理性质 金属元素在物理性质上呈现典型的金属特性 ——金属色、金属光泽、不透明、低硬度(锇、铱为例外)、无解理、大比重、强延展性、强导电性和强导热性。 半金属元素矿物从自然砷、自然锑到自然铋,金属特性逐渐增强: 颜色从锡白色变化为银白色,条痕灰色,金属光泽增强,低硬度变得更小,由于其层状结构而发育的{0001}完全解理完好程度下降,高相对密度增大,从无延展性变为弱延展性,从无导电性变为具导电性。 非金属元素和类似物矿物的晶体化学特点不同而使不同矿物在物性上变化甚大。 地壳: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自然铂、自然硫、金刚石和石墨; 地幔和核-幔边界:金刚石、石墨、自然铁、自然硅和自然镍; 陨石:铁纹石、镍纹石、亮石墨、自然钼、金刚石等。 4. 成因产状 铂族元素矿物主要出现于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中,常与铜镍硫化物和铬铁矿共生。自然金、自然银和自然铜及半金属元素矿物主要为热液作用产物。金刚石主要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