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喀什地区核棉间作系统核桃枝枯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喀什地区核棉间作系统核桃枝枯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 喀什地区核棉间作为系统中核桃易发生枝枯病,严重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品质,依据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喀什地区核桃枝枯病发病原因,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喀什地区核棉间作系统核桃枝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棉间作系统;核桃枝枯病;原因;综合防治;新疆喀什
中图分类号 S436.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167-02
Occurrence Reasons and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 of Walnut Branch Blight Disease in Walnut-cotton Intercropping System in Kashi Prefecture
YI Shou-quan HE Jian *
(Forestry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tation of Kashi Prefecture in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Kashgar Xinjiang 844000)
Abstract The Kashi walnut-cotton intercropping system of walnut was prone to branch blight disease,the walnut yield and quality was seriously affected.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occurrence reasons of walnut branch blight disease in Walnut-cotton intercropping system in Kashi Prefecture were analyzed.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 was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control of walnut branch blight disease in walnut-cotton intercropping system in Kashi Prefecture.
近年来,喀什地区核桃面积迅猛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核桃面积已达9.3万hm2,在核棉间作条件下各县(市)均受到枝枯病的困扰,轻则导致核桃减产,重则导致林木材积受损。长势衰弱的核桃树及枝条最易感病,遭受冻害或春旱年份时发病重。一般发病株率20%~30%,严重的发病株率达到 80%以上,引起大量枝条枯死[1],病株不仅核桃产量低、品质差,而且树冠也逐年缩小[2]。
1 危害症状
核桃枝枯病病原菌为矩圆黑盘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枝干,造成枝干枯死甚至全株死亡。病菌多从一至二年生的枝梢或侧枝上侵染树体,侵染发病后,再从顶端逐渐向下蔓延到主干。感病初期病部皮层失绿呈暗灰褐色,后变为浅红褐色或深灰色,并在病部形成很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的分生孢子盘。大枝病部稍下陷,干燥时开裂下陷露出木质部,当病斑扩展绕枝干7 d时,出现枯枝以致全株死亡[3]。在病死的??干木栓层下,散生着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成熟后,大量孢子从盘中央顶破木栓层,初呈黑色短枝状物,随湿度增大即软化呈粟粒状黑色突起的孢子堆[4]。染病枝条上的叶片逐渐变黄后脱落,枝条枯死。
2 发病原因
2013年喀什地区核桃发生冻害、抽干的区域主要情况为:风口地段或地下水位高、盐碱重;林带不全、有缺口或以核桃树替代防护林而作为林带的;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越冬防寒措施落实不到位、间作物搭配不合理;栽种品种抗性比较弱或不能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发展核桃。分析认为,2013年1月气温变化幅度大,尤其是1月中旬每日最高气温普遍在1~2 ℃,天气有提前回暖的迹象,是核桃幼树发生大面积冻害和枝条抽干的主要原因。
2.1 灌水方式不科学
长期以来,喀什地区核棉间作地的配水制度主要以棉花为主,棉花在生长前期需要蹲苗,不需要水分,而此时期核桃芽萌动、抽枝、发叶、开花结实,需消耗大量水分,此时也是春旱多风季节,急需浇水,也是果实速生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两者在配水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在核桃的生产过程中,核桃灌水不合理,导致幼树树势弱,抗病性降低,而大田漫灌式灌水给枝枯病的传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容易将棉花上的病虫害转移至树势弱的核桃树上。
2.2 清园不彻底
病菌在枯枝上越冬,翌年春病菌借风力、昆虫、雨水传播,从机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