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轮跟踪检测16)抗日战争(含答案).docVIP

高考历史轮跟踪检测16)抗日战争(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轮跟踪检测16)抗日战争(含答案)

跟踪检测(十六) 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 1.(2015·重庆调研)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A.  B.C.  D. 2.毛泽东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 B.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 C.为敌后战场开辟创造条件 D.配合了各国反法西斯战争 3.(2015·增城调研)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在重庆举行的国庆大会上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我国近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之束缚,至此已可根本解除”。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是中国的崛起 B.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目的是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维护反法西斯大局 C.至此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将被彻底废除 D.中国至此将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尊重的大国 4.(2015·青岛质检)《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5.2014年,我国政府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  ) A.赢得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B.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 C.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D.为世界赢得和平作出突出贡献 6.不同时期的中国教科书对美国有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下列哪一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 A.西方列强,积极侵华 B.政治典范,民主楷模 C.战略伙伴,强大盟国 D.霸权主义,超级大国 二、非选择题(根据分值定要点,依据材料找答案) 7.(20分)(2015·徐州质检)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九一八”事变,当代国人仍需要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沟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 ——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若将军制改革之大事一任军部处理,在吾国策上将产生极大不安……因而强烈要求实行裁军。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4月19日社论 警告政府不要在中国东北行使武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9月17日社论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 材料三 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演说词 现在政府既以此案件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 材料四 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九月二十六日,上海有十余万人的反日大集会。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杯葛运动。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十月初,上海八十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要求南京立即出兵抗日,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 ——《九一八前后的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国内舆论有何变化?(4分) (3)据材料三、四,归纳政府与民众面对侵略分别采取的措施(或行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