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系列之十:修辞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pptVIP

2011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系列之十:修辞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系列之十:修辞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九、关于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内容的修辞方法。其特征是问而不答,答在其中。 在文章中,反问的作用是强调和突出事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增强语句的气势★ 。 例1:谁能说它不美呢? 2:难道你还要去吗? 3:难道刘先生是受他人指使的小卒子,不是 公司堂堂的总经理吗? ??? * 修辞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2011年中考总复习之十 1?、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A 预习练习 2?、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大海里,闪烁着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拟人  拟人 ? 对偶? 比喻 C.比喻  对偶?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A 3、仿照画横线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 ??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生活是        ,         。?       分析与解: ??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修辞运用能力的仿写句。分析原句,会发现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生活比作酒,相对应的是迷人的醇香,把生活比作书,相对应的是深刻的哲理,说明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由此我们就可以答题了。 示例:生活是一首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符。 考纲要求    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常用修辞方法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题型列举 一、辨识题   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故宫,不愧为中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 C、西湖,正在半醒半睡之中。(拟人) D、千万条腿来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B 二、仿句题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测试题,既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又考查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我的家是一个坐标系 爸爸是纵坐标, 妈妈是横坐标, 我是坐标轴的圆点。 中国是世界之骄子, 珠穆拉玛是它高昂的头颅, 万里长城是他坚实的臂膀, 长江黄河是他奔涌的血脉。 美德是人生的常青树, 善良是根, 爱心是干, 宽容与奉献是树的繁茂的枝叶。 三、情境题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 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 捐出一件衣物,送去一份温暖。 四、诗歌赏析题 例1:《中考说明》34页第七题第2、3小题   解析:此类诗歌赏析题的解答,要从“用了何种修辞” , “用了这种修辞达到了何种效果”两方面加以分析,而表达效果的分析一般又要从“句式”“内容”与“情感”等方面思考答题。 参考答案: 2、对偶。这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同时寓情于景,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的感伤之情。 3、例:“新”“旧”的对比(或“去”“来”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新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例:《中考说明》72页第2题。 解析:首先应该分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再分析所要表达的意思,最后明确运用这种修辞所达到的独特的表达效果,为三个得分点。 注意:即使原题中没有“说说它的含义”的要求,第二个得分点亦不可略去。 五、语言艺术赏析题 答案:(1)用拟人的手法,榆树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2)将老人远去的形象比喻成行走着的“永恒的雕塑”,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乐观生活的精神品质。 知识回顾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你还能回忆出一些吗? 一般认为应该重点掌握的修辞方法为: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排比、 设问、反问、借代、双关、反语、引用 。 一、关于比喻 ??? 比喻,又叫打比方,就是把某些有相同点或相似点的事物比作想要说的某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比喻中,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