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量残留分析技术(新)_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痕量残留分析技术(新)_PPT课件

TCD原理 当通过热导池孔道的气体组成及其浓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从其中的热敏元件上带在不同的热量,而引起热敏元件阻值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用电桥进行测量,故称热导池检测器。由于常用载气的热导系数N2He,故一般选用H2做载气。 FID (fire iorization detector) FID是以氢气和空气燃烧生成的火陷为能源,使有机物分子电离的原理而制成的检测器。 特点 为高灵敏度检测器,比TCD高出3个数量级,能检测出10-9级的痕量有机物质。 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响应快,线性范围宽,稳定度好。 离子化的原理(两种推测) 高温作用,使有机物产生C4+和电子而产生信号。 有机物在火焰中热裂解为自由基,自由基与其它分子碎片或原子相互碰撞产生离子。 FID操作条件的选择 载气的流速:N2 主要考虑分离效能好; H2的流速要适中,过低容易熄火,且产生离子数目少,灵敏度低。过高基线不稳。 一般情况下: N2:H2 =1:1或1:1.5 空气流速:H2:空气=1:10 极化电压:100-300V FID结构 由离子室和气路管道两部分组成,被测组分有载气携带从色谱柱流出,与氢气混合一起进入离子室,有毛细管喷嘴喷出,氢气在空气的组燃下,进行燃烧,温度可达2000℃左右,在火线激发下,被测组分电离成正离子和电子,产生离子流,其强度与被测组分含量有定量关系,微电流经放大后,由记录仪记录为色谱图。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属浓度型) 主要部件:离子室,内有放射源和电极。 常用的放射源:氚(H3)和镍(Ni63 ) ? 半衰期 特点 寿命 耐受最高温度 氚(H3) 12.5年 灵敏度高 短 250℃ 镍(Ni63 ) 125年 稳定性强 长 350℃较耐高温 ECD 检测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当载气从色谱柱出来进入检测器时,放射源放出β射线,使载气电离,产生正离子和电子,这些带电离子在恒定或脉冲电场的作用下,产生一较大的基始电流。当有电负性物质进入检测器后,电负性物质就会捕获检测器中的慢速电子,使激流降低产生倒峰。 具体地讲: (1)形成基流:当氮气进入检测器后,放射源产生β射线,轰击N2发生电离。 N2 β-射线 N2+ +e 生成的正离子和电子分别向正极和负极移动形成电流,称为基流。 展层分离 展层分离包括:点样;展开;显色。 点样:常用微量毛细管和微量注射器,在距离薄层板下方1-2cm处,点样,待样点干枯后即可展开。注意:点样斑点直径控制在0.3cm左右。 展开:主要是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且多极性和非极性溶剂混合使用。 显色:对多数农药易呈现黄色斑点。如不显色要考虑使用以下显色方法。 化学显色 显色剂 颜色变化 ? 色斑 底色 溴-刚果红 蓝 红 含硫磷酸酯 溴-溴酚蓝 黄 蓝 含硫磷酸酯 NBP-四乙撑戊胺 蓝 白 磷酸酯 四溴苯酚磺酞乙酯- -硝酸银-柠檬酸 蓝-紫 黄 含硫磷酸酯 硝基亚汞-氨 黑 浅灰 含硫磷酸酯 硝酸银-(苯氧乙醇) 黑 浅灰 有机氯 常用化学显色法的灵敏性和适应范围 化学显色 常用化学显色法的灵敏性和适应范围 显色剂 颜色变化 ? 色斑 底色 二苯胺-氯化锌 绿、橙、紫 蓝 有机氯、磷酸酯 联甲苯胺-碘化钾 黄、绿、蓝 白 有机氯 对硝基偶氮氟硼酸盐 蓝、紫 橙 磷酸酯、氨基甲酸酯 氯化钯 黄、褐、蓝 白 含硫磷酸酯、有机氯 二氯对苯并醌亚胺-硼砂 蓝 无 氨基甲酸酯 氨基安替比邻铁氰化钾 红、紫 黄 氨基甲酸酯 磷酸-鞣酸-丙酮 洋红 无 天然除虫菊酯 薄层-酶抑制技术(TLC-EI) 基本原理:利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和胆碱酯酶反应。 EOH+AX EOH . AX EOA EOH+ A-+H+ 其中EOH表示胆碱酯酶,OH是指活化中心的羟基,AX为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X表示留下的集团。 用胆碱酯酶的基质在薄层板上喷施,然后用显色剂显色,如果在有农药的斑点上,由于酶的抑制,而无法与显色剂反应,故不呈现颜色,而在其它底版部位,则出现颜色。无色的部位被衬托出来。? 常用的酯酶有肝脏酯酶、人血清和血浆,马血清中的胆碱酯酶等。 ? 荧光显色技术 具有两种类型: (1)农药本身具有荧光或经过预处理使其含有荧光。 (2)农药具有荧光淬息特性。 前者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在农药斑点上显示荧光斑点。后者在普遍具有荧光底版上产生农药荧光淬息暗斑 注意的问题:许多农药不能产生荧光,需进行荧光标记: 荧光标记常用NDS-Cl(丹酰氯)和荧光胺等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