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答题模式.pptVIP

高考诗歌鉴答题模式.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答题模式

Page ? * 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两个小题。(8分)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① 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 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4分) 【答案】① “挂僧衣”的细节,一是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二是巧妙暗示了友人不在禅室里;“溪鸟飞”的细节,只听见溪水潺潺,溪上的各种鸟儿飞来飞去。(一点1分,共2分) ② 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反衬出山寺的环境的清静。(2分,意思对即可) Page ? * (2) 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分) (2) ① 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② 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 ③ 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注: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理解,并能自圆其说,也当酌情给分。 Page ? * Page ?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诗眼”有“句中眼”,即一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也有“篇中眼”,即一首诗的精神所在。有人说,开头“流落”二字为本篇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Page ? * 答案:同意。“流落”二字概括了李中丞的现状,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全诗多处对“流落”二字进行照应。“罢归无旧业”既表其清廉,也说明其“流落”的原因,最后两句写起“流落”之状,更寄寓深切同情。“曾驱”一句及“独立”一联写其当年何等威风,何等功业,与今之“流落”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其人“流落”之可叹。因此说“流落”是全篇诗眼是正确的。 Page ? *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怎样的感情。 Page ? *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衣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第二联两句特别为后人传诵。这两句中,又有两个字用得特别妙,算得上是全诗的诗眼。试问是哪两个字?其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Page ? * 答:这两个字分别为掬、弄。①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步骤一)   ②掬字、弄字是对赏玩情节的具体刻画,再现出诗人童心不灭,逸兴悠长。如痴如醉的情态,既写景又写人,人情物态,形神俱见。(步骤二) 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步骤三) Page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 Page ? * 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Page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