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语文必修三第7讲拿来主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高语文必修三第7讲拿来主义

 PAGE \* MERGEFORMAT 11 拿来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了解鲁迅及其杂文;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2.理清作品论证的思路;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学习本文幽默犀利的语言,领会文章中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句。 3.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的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 二、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同年6月7日的《中华民报·动向》上,???名“霍冲”,后作者收入《且介亭杂文》中。这篇杂文是鲁迅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写的。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实行屈膝投降的卖国政策,对内采取高压政策,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1934年,国民党政府为了巩固其反动统治,大肆鼓吹“尊孔读经”。同时,接连将祖国文化遗产送去外国,当作崇洋媚外的工具。买办文人跟着吹捧帝国主义文化,文化界反动文人的复古主义逆流使中华民族文化面临严重危机。 三、知识拓展 (1)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西方现代派文学中重要的流派之一。“象征主义”一词首先见于1886年诗人莫雷亚斯在巴黎《弗加罗报》上发表的文学宣言,这篇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的产生。波特莱尔和特雷亚蒙是象征主义的先驱。象征主义于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后,传布到欧洲各国和美国,到20世纪20年代,酿成一场国际性的现代派文艺运动,20年代到40年代盛极一时,至今仍有影响。 象征主义以20世纪20年代为界,分为前期象征主义和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以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其基本特征为:重视主观表现而轻视客观描写;暗示多于解释;大量运用通感、自由联想、暗示等手法;神秘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明显;重视作品的音乐美。象征主义的主要体裁是诗歌和戏剧,对造型艺术也有影响。代表作品有波特莱尔的《恶之花》,T·S·艾略特的《荒原》,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等。 (2)杂文 杂文,文学体裁之一,散文中的一类(一般以议论为主)。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战斗的文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中国自战国时代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就多有这一类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为了战斗的需要,对于有害的事物,揭微显隐,痛下针砭,广泛地运用了杂文;它们有如匕首、投枪刺向敌人,表现了坚强的战斗力;在艺术上,感情饱满,形象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杂文的新传统和新风格。 四、概括主旨 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当时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例1.“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请选出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此段是比喻论证,“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中国也不是”,这两个“是”是暗喻的标志。 B.此段用的是类比论证,用“只是给予”的尼采“究竟不是太阳”,来类比论证“只是送”的中国虽地大物博,却没有达到“光热无穷”的地步。 C.此段用的是类比论证,用尼采类比当时中国统治者,尼采“只是给予”则发了疯,那么中国统治者,“只是送”,自然是疯狂的举动。 D.此段用的是例证,用尼采的事例论证没有光热无穷的国家和个人。 例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编为四组,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奉行的是闭关自守的政策。) ②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鲁迅先生充分肯定了“送出去”) ③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先生十分形象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 ④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只要坚持和实行了拿来主义,文艺就会成为新文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例3.下列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