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21活化激酶在肿瘤中的作用.
* * 段培鲁 D201002026 目录 (一)P21 活化激酶的介绍 (二)P21 活化激酶的活化机制 1、Ⅰ类PAK活化机制 2、Ⅱ类PAK活化机制 (三)PAK在肿瘤中的作用 (四)总结 一、P21 活化激酶的介绍 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 kinase,PAK)为一类进化上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与鸟苷三磷酸酶 、Cdc42 和 Rac相互作用,作为小G蛋白Rho家族Cdc42和Rac1下游靶蛋白。 PAK家族共有6个家庭成员PAK1~PAK6,根据PAK结构和调控分为两个主要的类型:I类 (PAK1、PAK2 和 PAK3) 和 II类 (PAK4、PAK5 和 PAK6) 。 PAK家族的激酶都包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激酶结构域,同时N末端有个调控序列,这些调控序列的特征主要包含:3个保守的富含脯氨酸的基序、一个95%同源性的P21结合区域和在激酶结构域前的一段高度酸性氨基酸序列。 P21结合结构域(PBD)又称CRIB基序,位于第二个和第三个聚脯氨酸基序之间,是由90个相似的氨基酸组成,为GTPase提供结合的位点。 PAK上存在着7个磷酸化位点:S21、S57、S144、S149、S199、S204和T423。 Figure1(a): PAK domain structure 二、P21活化激酶的活化机制 1、Ⅰ类PAK活化机制 2、Ⅱ类PAK活化机制 1、Ⅰ类PAK活化机制 (1)、 GTPase依赖的活化机制 I类PAK可选择性结合Rho家族GTPase; Rac和Cdc42可作为膜结合蛋白,可结合PAKl-PAK3后定位到细胞膜,在质膜内被鞘磷脂及PDKl所活化; PAK被激活后并不需要GTPase的继续结合来维持其活性。 (2)非GTPase依赖的活化机制 PAK可被限制性蛋白酶消化,产生有激酶活性的C末端; 另外,PAKl是通过PXXP区域与Nck、Grb2等含有SH3结构域的接头蛋白相互作用,将PAK引导到细胞膜上,被受体酪氨酸激酶所活化。 2、II类PAK的活化机制 II类PAK同样可结合Cdc42/Rac 1,却不能被活化; Ⅱ类PAK也可通过不同于I类PAK的分子内的方式调节活性。 PAK4/PAK5 /PAK6的活化与MKK6(MAP kinase kinase 6)/p38 MAPK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MKK6可直接磷酸化PAK6的TPY序列中Tyr566位点;p38 MAPK磷酸化PAK6激酶域外的Serl65位点;另外PAK6在Ser560位点自磷酸化等均可导致PAK6的活化 。 三、PAK在肿瘤中的作用 1、PAK1在乳腺癌/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2、PAK4在胃癌中的作用 3、PAK6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1、PAK1在乳腺癌/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Etk通过与PAKl的相互作用控制着细胞的增生、乳腺肿瘤细胞的非锚定依赖性和恶性增生。PAKl可以通过磷酸化下游因子保护癌细胞免于凋亡,促进癌症表型;而且PAKl介导的磷酸化merlin使肿瘤抑制基因NF2失活,导致肿瘤的扩散和侵袭。在肿瘤细胞中,PAKl信号调节的异常会影响DNA多倍体的生成,染色体异常等。另外PAKl通过ERα上调cyclin D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进程相关。 2、PAK4在胃癌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ing法 机制:PAK4蛋白可抑制caspase-8的活性,从而抑制体内凋亡过程启动。同时,PAK4蛋白可活化其下游核因子-K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等分子,促进细胞生存。PAK4蛋白还可通过与肿瘤相关分子,如丝氨酸激酶、Cdc42、整合蛋白avl35、肝细胞生长因子等相互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正是PAK4蛋白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引起肿瘤的侵袭转移,通过阻断PAK4信号通路,有可能抑制肿瘤的进展。 3、PAK6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PAK6能够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及雄性激素受体AR相互作用并抑制ER和AR的转录激活作用。 PAK6能结合到AR,激活的PAK6能抑制已受刺激的AR的核转位。PAK6可与AR的LBD结合并与之共定位于细胞核内,抑制AR介导的基因转录过程,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由于AR和配体的出现,代表着PAK6从胞浆聚集到细胞核。 PAK6抑制AR介导的转录,这种抑制是PAK6结合到AR上阻止AR结合转录激活剂结合的结果。 PAK6与核受体的相互作用表明核激素受体与小GTP酶介导的信号传递途径有交互作用,提示PAK6可能参与前列腺癌和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Oracle CEO Larry Ellison's presentation in yale(耶鲁大学) university - 方建勇 - 知识管理协会联合出版.ppt
- Oracle数据库--范式理论.ppt
- Oncogene expression in cervical carcinom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癌基因的表达.ppt
- oracle数据库备份恢复[教学].ppt
- ORAL HEALTH CAPACITY BUILDING PROJECT:口腔卫生能力建设项目.ppt
- Origin8.0教学课件(实验数据处理与曲线拟合-2012-11-14).ppt
- Oral Mucosal Persistent and Short Term Ulcers in HIV Infection 口腔粘膜的持久性和短在HIV感染长期溃疡.ppt
- otc代表操纵标准.ppt
- Outcomes Research - UCLA Head and Neck Surgery, ENT Ear 结果研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头部和颈部手术,耳鼻喉科耳.ppt
- Orthodontic Case Analysis正畸病例分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