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早期探索失败文化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早期探索失败文化解读

近代中国早期探索失败文化解读   近代中国史是一部气壮山河的不断探索不断失败不断抗争愈挫愈奋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志士仁人奋起反抗,摇旗呐喊,对中国的早期出路进行了积极的艰辛的探索,特别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们担当了探求中国出路的呐喊者和实践者,他们胸怀国家、不怕艰险、不怕牺牲,书写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救国救民的悲壮的历史,但遗憾的是中国的早期探索都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异常复杂,但纵观近代中国的探索,失败的原因都和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深层次来分析,落后的文化注定了探索的失败。   近代中国史是一部气壮山河的不断探索不断失败不断抗争愈挫愈奋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志士仁人奋起反抗,摇旗呐喊,对中国的早期出路进行了积极的艰辛的探索,特别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们担当了探求中国出路的呐喊者和实践者,他们胸怀国家、不怕艰险、不怕牺牲,书写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救国救民的悲壮的历史,但遗憾的是中国的早期探索都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异常复杂,但纵观近代中国的探索,失败的原因都和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深层次来分析,落后的文化注定了探索的失败。   太平天国的失败与文化纲领的关系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兴起是轰轰烈烈的,从1851年1月金田起义到1853年3月攻克南京,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此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江南北所向无不披靡,创造了太平天国的神话,但这样的神话并没有延续下去,到了1856年天京事变以后,天平天国便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并最终于1864年彻底失败。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是复杂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和文化的失败有着深切的关联。我们来看看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洪秀全,洪秀全是个科举考试的失败者,他在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宣传基督教教义的《劝世良言》,他在基督教教义中深受启发,又杂糅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宗教——拜上帝教,并借助宗教教义来发动广大农民,由于当时的国民文化水平低下和社会见识的短浅,宗教教义中的“人人平等”思想迅速被接受并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在??平天国早期能够势如破竹,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是这样的宗教思想不能破坏庞大的封建体系,必须有先进完整的文化体系取而代之,而太平天国有的是只是把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糅合在一起的教义思想。洪秀全在早期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原道救世歌》中他说:“惟愿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跳出邪魔之鬼门,巡行上帝之真道,时凛天威,力遵天诫,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提出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姐妹,不应存此疆彼界之私,而应建立天下一家的大同社会。这样的教义思想对于昏睡中的中国农民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当定都天京以后,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又制定了具体的分配土地的方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方案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也是这次农民起义具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实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但这样的理想社会并不代表当时的生产力,脱离社会发展的现实土壤,因此没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天京出现的是生产的停滞、商业的凋敝,这充分说明这样的文化是不合时宜的,先进的文化应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制约了太平天国前进的步伐和节奏,最终导致了它的不可避免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失败和文化的局限   洋务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的中国,有着其历史必然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代化方面对东方的影响有这样的论述:西方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①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形式下开展的,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又一次尝试,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西方技术,东方道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在原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下引进西方技术、发展工业。②近代中国封建主义的代表者即洋务派希望通过学习西方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的一次尝试,洋务运动虽然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拥有曾经在世界上排在第八位、亚洲第一位的北洋海军,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这对于试图自强求富的洋务派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深深的遗憾!斥巨资兴建的北洋海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自强”“求富”为何如此大相径庭?甲午海战的失败,许多专家分析原因在于洋务运动的封建性、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性和封建主义带来的腐朽性三个方面,从深层次看来洋务运动的文化因素的局限性注定了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洋务派提出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