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论文——文献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土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基质性质对绿叶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合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5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目前同类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引言 无土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巴比伦、墨西哥、埃及等国早在公 元前数百年就已出现了原始的水耕栽培。20世纪60至70年代,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技术发达国家,如荷兰、日本、英国、 美国等国家,先后建立了无土栽培基地进行技术究和作物生产,但由于 技术上不完善,这一时期尚属于生产的起步阶段。80年代无土栽培进入 了迅速发展及应用阶段,到80年代后期,不少发达国家的无土栽培技术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 己经规定,到该世纪末全部温室作物生产必须实现无土栽培。基质栽培最早可能始于1960年日本静岗兴津的农林省园艺实验场,由山崎肯哉等人进行砾培研究,但由于研究的营养液成分易于被石砾吸附,并且每次收获后残根处理困难和没有适宜的消毒方法等问题,始终未 能普及;1963年丹麦古罗太公司开发了岩棉栽培,它与传统的水培相比 具有定植和移栽简单、气相比例大、保水性能好、质地轻、易于操作、用 后易进行蒸汽消毒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目前荷兰温室约75%采用岩棉 栽培,但岩棉栽培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用后不能自行分解、处理成本高;二是营养液排入土壤,造成地下水污染;三是岩棉中游离的酚在栽培过程中可直接进入果菜中对人体造成危害。无土栽培中的基质是一种用于固定作物,提高根系营养的基础物质, 基质理化性质的优劣和应用技术是无土栽培的关键之一,将直接影响着栽 培效果和收益效果。因此有关基质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无土栽培研究的主要 内容之一。无土栽培的营养源,对于有机基质栽培与传统无土栽培来说,有着不同的认识。传统无土栽培认为营养液(施肥)是唯一的营养来源;而有机基质栽培则认为除施肥外,用农业副产品如秸秆等配成的固体栽培基质也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有机基质栽培除具有一般无土栽培的特点外,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减少农药用量、产品清洁卫生、节水、节肥、省工、利用非可耕地生产蔬菜外,还具有以下特点:用有机固态肥取代传统的营养液;操作管理简单;幅度降低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大量节省生产费用; 对环境无污染; 产品品质可达“绿色食品”标准等.无土栽培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新型栽培方式之一,是近 年来在农业发展中应用最快的高新技术,以其高产、优质和能克服土传病 害和连作障碍而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基质栽培相对于水培具有性 质稳定、设备简单、投资少、管理容易等优点,因此,近几年中国基质培 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今后一段时间内无土栽培形式也将呈现以基质栽培为 主,多种栽培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针对我国现有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有机基质栽培应遵循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原则。因此,开发性能稳定、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基质势在必行。 本次试验地点选取在贵州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寒山区设施农业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基地。该基地集畜牧种植为一体,使得有机基质来源得到保证,有猪粪、菌渣、木屑、炉渣等可供选择,以该类原料做栽培基质,通过本试验,研究出最经济、最有效的基质配方,不仅能解决因为化肥滥用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优化生态结构,并且能节约大量的资源,如替代部分草炭、蛭石等不可再生资源, 可谓一举多得,对该地区的项目推广及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等有重大意义。 基质性质对绿叶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1.无土栽培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1.1 无土栽培的发展过程无土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巴比伦、墨西哥、埃及等国早在公 元前数百年就已出现了原始的水耕栽培。1840年,德国科学家李比希 (J.V.1iebig)提出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奠定了现代无土栽培的理论基础(陈 丽平等,2000)。而科学的无土栽培技术,开始于1859.1860年德国科学 家萨克斯(Sachs)和克诺普(Knop)的试验,他们在自己设计的水培植物装置 中用化学药品配成的营养液种植植物成功(陈丽平等,2000)。自此以后, 营养液栽培法普遍应用于植物生理学和植物营养学的研究。20世纪60至70年代,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技术发达国家,如荷兰、日本、英国、 美国等国家,先后建立了无土栽培基地进行技术研究和作物生产,但由于 技术上不完善,这一时期尚属于生产的起步阶段。80年代无土栽培进入 了迅速发展及应用阶段,到80年代后期,不少发达国家的无土栽培技术 管理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蒋卫杰等,2002)。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 己经规定,到该世纪末全部温室作物生产必须实现无土栽培(黄科等, 2001)。 1.2 基质栽培的发展过程 基质栽培最早可能始于1960年日本静岗兴津的农林省园艺实验场,由山崎肯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