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系统思考中国经济论文.doc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系统思考中国经济论文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系统思考中国经济论文
摘要:
改革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当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为宏观背景,具体分析我国失业类型及发展趋势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影响,认识失业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地位,进而从供求管理的角度寻求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失业 保险 制度 类型 趋势
一、决定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宏观背景因素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失业问题逐步显性化,并趋于严重。从宏观背景原因分析,是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结果,这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同期的失业问题的背景有着明显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首先,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直接干预经济转变为间接调控经济,改变过去“国家统包、高就业、低效率”的城镇劳动就业体制,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结合“的新型就业模式。在微观层面上,确立市场主体自主经营的权益和地位,实行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劳动力资源,这样,就使国企中存在着大量冗员的隐性失业,通过留职停薪、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形式趋于显性化。其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按刘易斯的观点,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传统农业经济部门和现代城市工业经济部门,传统农业部门人口过剩,存在着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隐性失业,能够为城市工业部门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王慎之,1997)建国以来,我国的确存在着这种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现象,但与刘易斯观点不同的是,我国计划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经济,是受户籍身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多重体制障碍维持的,使得劳动力资源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充分自由流动,而且,国家也从未对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做出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非农产业经济部门转移,行成不可逆转且愈来愈猛的“民工潮”。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其价格低廉、具有市场竟争力的优势,“挤占”了本来属于城镇人口的一批劳动岗位,间接加重了城镇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以及城乡就业比较收益差别,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无业可就,仍然滞留在城市,成为没有失业保障的“失业人口”。第
三,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的传统产业结构正向现代产业结构转变,表现为产值和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增速减缓,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理论认为,劳动力与产业产值在结构比重上的变化上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则产业结构转换产生的摩擦以及由此相应损失较小。而我国的情况是,存在着产值比重变化与劳动力比重变化不同步的现象,劳动力在产业结构间的转移速度相对滞后于产值比重的变化速度。(李京文,199
5) 可见,劳动力在产业结构间的转移并不顺畅。同时,从数量速度型、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劳动密集型经济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的转变。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广泛应用,在提高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同时,又相对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并且绝对地减少对素质低下的劳动力的需求。还应看到,由于资金“瓶颈”,高素质劳动力就业岗位需要更多的资金等配套条件,也会出现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高学历者失业率反而较高的类似现象。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即使我国经济发展保持持续稳定且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由于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的下降,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在相对下降。(李京文,199
5) 第
四,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所有制改革,带来的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计划体制下单纯的公有制就业模式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种所有制就业模式。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比重逐步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富有活力。但是,由于公有制经济保留较多的隐性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滞后,以及人们就业观念尚未彻底改变,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中就业的机会和风险不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机会增多和失业风险相对更大,形成一种结构性矛盾。第五,区域经济发展本来就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和优惠政策影响下,沿海开放地区得到优先发展,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相对拉大,中西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考博英语-中国艺术研究院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74(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山东淄博卷(“暖”起来;从“阅”到乐,悦,跃,月,钥,越……)-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解读.docx
- 省级优秀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优化.pptx
-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VIP
-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图上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pptx VIP
-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pdf
- 2024中小学校公开招聘简章.pdf
- GB 1499.2-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副本.pdf
- 学堂在线海上求生与救生期末考试答案.docx
- 小学美术手工《折纸》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