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docVIP

安徽省铜陵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铜陵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铜陵一中高一年级五月阶段考试 历 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卡内。 1.《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 赋税制度重大改革,土地私有出现 C. 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 D. 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2.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3.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扰车)、弹、纺、织之具”,全面单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她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 政府的人力推广 B.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棉花种植面积已遍及南方 4.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A .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 ?????? B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C .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 D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5.明朝京城有山西铜、炭诸商的潞安会馆,颜料商的平遥会馆,临汾众商的临汾会馆。清代北京的各省会馆总数达445所,其中山西会馆有50所.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手工业部门分工细密???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兴盛 D.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6.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下降的原因是 A.意大利工商业行会竞争意识不足 B.意大利缺乏本土工业原料优势 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价格革命的影响 7.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右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A.荷兰、英国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西班牙、英国 8.1849年,英国议会废除了已实行近两百年的《航海条例》,这表明英国( ) A.开始争夺海上霸权 B.正式成为工业国家 C.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D.奉行自由主义政策 9.某同学为一历史研究性课题准备了以下材料:甘薯、茶叶、白银、利玛窦、指南针等。其研究视角最有可能是(  ) A. 文明史观,工业文明到来 B. 社会史观,生活丰富多彩 C. 现代史观,民主制度萌芽 D. 整体史观,全球联系加强 10.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  ) 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1.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到1885年,入超约2320万两白银,1905年入超额扩大到9416余万两白银。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 出口总额锐减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关税税率下降 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 12.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 是( ) 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 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13.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 ) 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 1890年 1908年 1920年 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 11.74 22.99 66.10 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 12.09 21.64 12.84 A.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B. 洋货所占比例的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