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期德育之声
第四期德育之声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讲座 ——地震来了怎么办?
到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让我们正确面对防震减灾,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地震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地下的岩层受力时会发生变形。开始,这个变形很缓慢;但当受到的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层破裂所产生的振动传到地表,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我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等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一两次。由此可见,地震和风、雨、雷、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一次地震虽然只有一个震级,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的破坏却是不同的。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小于三度:一般情况下人无感觉;
----三度:少数静止的人有感觉;----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门窗作响,吊灯摇晃;----六度:人们仓皇出逃,房屋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房屋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严重;----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国家所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位置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自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已发生4? 级以上地震3800余次。其中,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8级以上地震9。?????????????????????????????????????????????
(1)沉着应震效果好,惊慌失措害处多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避震行动,但一定不能惊慌,不能盲动,否则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995年9月,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发生5.2级地震,震级不算大,震中烈度不到六度,震区房屋基本完好,本不应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有300多名小学生受伤,50多人受重伤。原因是人们震时惊慌失措,因跳楼、拥挤而致伤。一次地震,两种结果 1994年9月,我国台湾海峡南部发生7.3级地震,福建、广东沿海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在这次地震中,有700多人因震时慌乱出逃拥挤而受伤,其中多为中小学生。但在离震中较近的福建漳州市的一些学校,由于学生们在老师指挥下沉着避震,无一人受伤。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在大地强烈震动之前,会出现一些人们能够觉察到的现象,能够预示强烈地震即将到来,叫做大震预警现象。主要有:
----地面的初期振动,一般是感到颠动;
----地声,强烈而怪异,例如听到的声音好似刮风,但树梢和地上的菜叶都不动;
----地光,明亮而恐怖,例如有人形容它亮如白昼,但树无影。
在地震前还有其他多种宏观前兆也起了预警作用,如井水的剧烈变化,动物异常等;但一般而言,它们出现的时间要早些,与震前十几秒钟出现的预警现象有一定区别。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地面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地面大幅度晃动(后晃);
----房屋倒塌。
(3)抓住机遇,科学避震
大震预警现象、预震时间、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条件。1976年唐山地震前,丰南县一村民夜里被院子里机井的流水声惊醒。他听过地震知识宣传,立刻想到可能要地震,便迅速叫醒家人,逃离房屋。他们刚出屋,大地震就发生了,转眼之间房倒屋塌,但全家6口人都安然无恙。丰润县任各庄乡刘老师的经历:
唐山地震发生前,我还没睡着;忽然听到好像两块大石头摩擦的声音,一睁眼见外面特别亮,很像电弧光,但附近并无工厂。我看过地震知识小册子,我马上判断这是地光,要发生地震,便迅速叫醒同屋的张校长,一同往外跑。到了外面我才感到地有些晃动。震后房子倒了,但我们两人平安无事。
【避震要点】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据对唐山地震中874位幸存者的调查,其中有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安全脱险,成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