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试论企业离退休人员心理失衡成因与对策.docVIP

试论企业离退休人员心理失衡成因与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企业离退休人员心理失衡成因与对策

试论企业离退休人员心理失衡成因与对策   【摘 要】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心理失衡,一般是由如下因素造成的: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中断所带来的孤独感,角色转换和社会地位转变所产生的错位感,退休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以及种种现实问题引发的相互攀比,造成心理不平衡。本文探讨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国外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进一步做好“退管”工作,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关键词】企业;离退休人员;心理失衡;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1]:除了少数濒于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生活归谁管无所谓以外,绝大部分退休职工普遍存在着今非昔比的“悲凉感”、“失落感”,且有显著的心理失衡倾向。笔者基于这一普遍现象,并结合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退休人员心理失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借以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一、企业离退休人员心理失衡的成因   (一)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中断,引发孤独感   离退休人员曾经长年奋战在工作岗位,人际交往范围被固化在特定的圈子之内,当其脱离原工作岗位时,意味着原有的社交圈子开始松散,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逐步走向终结。且在当代人的居住模式之下,退休人员难以有效、快速地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甚至与社会环境脱节。就其年龄段而言,往往缺少亲人陪伴陷于封闭状态,加剧与社会环境的脱节。加以科技发展迅速,而离退人员因年龄关系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处于经济社会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外围,不易接收外界信息传达,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知识缺乏了解。种种因素,引发了离退休人员心理上的孤独感。   (二)角色转换和社会地位的转变,引发错位感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有企业的工作被称为铁饭碗,工作稳定且收入水平较高。后来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工资逐渐回落,但是曾经有过的铁饭碗、高工资成为后来部分退休职工心理不平衡的诱因之一。就我院而言,有的老同志曾是公路行业的开拓者,过去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企业有着强烈的归依感。他们离退休以后,若在短时间内无法调整心态,极易产生错位感,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角色。   (三)退休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引发对社会福利的不满   近年来国家积极统筹,本意是要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国有企业的退休工资也逐步纳入社会统筹,然而由此引发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对社会福利的不满。一来,离退休人员在职时收入较高,而离退以后工资水平下降,从而造成心理落差。二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福利待遇一度呈现拉大差距的趋势。也就是说,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造成企业离退休人员与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政府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其社会福利待遇存在差距,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不仅对企业在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引发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对社会分配不公的反感。   (四)种种现实问题引发的相互攀比,造成心理不平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平均收入不断提高,当前办理退休手续的离退人员养老金升高,引发早年退休的职工心理不平衡,以致牵怒于企业,质疑企业养老金等保险金没有交足。与离退休的国家公务员相比,与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相比,企业退休职工社会保险金普遍偏低。看病难、买房难、子女就业难、孙辈上学难,种种现实问题引发的相互攀比,于是他们抱怨政府不重视产业工人,怨自己当年选错了地方。那么,退管工作中如何应对上述种种心理失衡现象呢?   二、值得借鉴的国外经验[2]   (一)日本经验:出口退休老人   日本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老人退休,其生活状况不尽人意。日本政府将高学历、高才干的退休老人作为高水平劳动力,以商品形式向西班牙等国家出口,或以半工半养的形式向一些环境良好的地区运送,充当企业“智囊”类角色,既解决了退休人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又让他们老有所养,这无疑是一个创举。   (二)美国经验:弹性退休制   美国的一些企业注重为员工提供弹性退休制,所规定的员工退休年龄段区间一般是58岁到65岁,员工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个年龄段选择适宜的时间点,并且允许部分员工通过先利用业余时间工作而逐步过渡到退休。在他们真正退休之后,还可以被赋予咨询项目、临时性工作等。弹性退休制是以利益驱动的方式而不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约束,企业员工掌握着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三)韩国经验:退休创业   韩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平均为56岁。男性在平均54.4岁时从第一工作岗位上退休,然后在第二个工作岗位上平均工作12.9年,在平均67.3岁时真正退休。女性在第一工作岗位上的退休年龄平均为53.8岁,早于男性,但在第二岗位上的工作时间却达到14.5年,因此完全退出劳动市场的平均年龄为68.3岁,晚于男性一年。韩国老人的第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