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9077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90775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安化县疾控中心 吴建安 2008年9月 培训目的 了解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主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及时发现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落实国家艾滋病相关政策 我建立县、乡镇、村艾滋病预防和管理网络 ,及时识别感染者;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什么是艾滋病 第二部分:艾滋病流行趋势 第三部分:防治政策《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一部分:什么是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一种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传染源 感染HIV的人,包括AIDS病人和无症状的HIV感染者。 传播途径(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带有HIV病毒) 性接触传播(最常见)、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很高的传播概率,我国目前的HIV感染者中,1/3是因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的)、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两个因素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HIV 1、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 2、共同电话、电脑等办公用品,握手、礼节性拥抱等不会传染艾滋病。 3、同住、同用一浴池、坐便器不会传染艾滋病。 4、咳嗽、打喷嚏、谈话不会传播艾滋病。 5、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 高危人群 1、多性伴人群:如嫖娼卖淫、同性恋, 2、经常使用或接触血液者:如血友病人、受血者, 3、注射吸毒者, 4、性病病人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配偶、子女, 6、艾滋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如医务人员 早期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 高危人群:性乱者和性病患者,静脉吸毒者; 原因未明的长期发热; 原因不明的消瘦; 原因不明的腹泻; 原因不明的皮疹; 无明显原因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病变; 无明显原因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1、急性感染期   这种急性感染通常发生在接触艾滋病病毒后1~2周左右。在急性感染期内, HIV大量复制而CD4细胞急剧下降。结果造成大约50%~70%的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全身性以及皮肤、神经系统和肠道的症状。 2、无症状期   急性HIV感染后,绝大多数有一个较长的,但每个个体又极为不同长短的无症状期,多数病人从感染HIV-1到出现临床症状或进一步发展为AIDS的无症状期大约是8~10年左右,有5%左右的HIV-1感染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且能够维持正常的免疫状态达12年以上,称之为感染HIV-1的长期感染不进展者。 3、艾滋病期   在长时间的无症状期或表现为ARC以后,病人可以出现不明原因的渐进性消瘦、乏力,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大多数表现为卡氏肺囊肿性肺炎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这是大多数AIDS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未经治疗者在进入此期后的平均生存期为12~18个月。大约有35%的AIDS或HIV-1感染者会出现卡波西肉瘤,它是一种紫色的斑块,可出现于全身皮肤,但常见于四肢,亦可出现于口腔粘膜内,皮损附近的淋巴结亦可累及,局部皮肤损伤可发展为不易愈合的溃疡或感染霉菌,偶尔这种斑块亦可出现于内脏并扩散开来,但卡波西肉瘤并不构成HIV-1感染的死因,这类病人最后的直接死因仍是感染。还有少数的HIV-1感染者表现为淋巴肉瘤、黑色素瘤等其他恶性肿瘤。 艾滋病可能出现5种临床症状 ①体质性疾病,即发热、乏力、不适、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等症状。除全身淋巴结肿大外,可有肝脾肿大。成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S)。 ②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 ③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出现各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隐球菌、念珠菌、结核杆菌、鸟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等。 ④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如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病等。 ⑤免疫缺陷并发的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 艾滋病的预防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 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 及时治疗性病.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 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 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 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4.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途径,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