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学森系科学家的亲友关系网络及信仰(附钱学森影评)
在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的那段年月里,我们真正应该重视和歌颂的知识分子,是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邓稼先、袁隆平这些科学功臣,而不是那些民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国学大师”——前者是开拓进取,后者是墨守成规——所谓“共产党不重视知识分子”的说法,不过是一帮在现代化建设年代里被边缘化的文人墨客,在感到内心失落、囊中羞涩之余,在笔下歇斯底里爆发出来的怨念产物而已。
各位有判断力的朋友,看看这段话有什么错?
错在基本概念。
讨论问题要遵守基本的逻辑定律,比如概念应该保持一致。作者一方面反对“国学大师”,一方面歌颂“科学功臣”,这就违反了同一律。我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归为“工业党”还是“情怀党”,也许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或者缺乏逻辑、或者缺乏常识、或者两个都缺乏。钱学森这些人,不仅仅是“科学功臣”,也是“国学大师”,这两个标签其实也是一家人。
证明一下。
大家都知道,中国“两弹一星”那一代科学家,最著名的有“三钱”:导弹专家钱学森、力学专家钱伟长、原子弹专家钱三强。
各位有没有想过,这三个著名科学家,为什么都姓“钱”呢?
“姓”的本意,是家族的标记。大家知道,欧洲贵族们讲究纯血、坚持内婚,每个家族都有独特的标记,除了纹章/家徽,最典型的印记就是“家姓”。在欧洲的某些场合,只要报出自己的姓氏,就具有某种特别的优先权,Last name does make sense。三“钱”的姓,也有点类似。
“钱”不是一个普通的姓,百家姓里排名第二,这在热衷于排座次的古代中国,意味着什么?
古代姓氏总是和籍贯联系在一起,称为“郡望”。“钱”是个古老的姓氏,分支很多,不过“三钱”都属于一个叫做“吴越堂”的支系。很容易查到三钱的籍贯:钱学森:浙江杭州;钱伟长,江苏无锡;钱三强,浙江湖州。这三个地方距离很近,同属于一个地理单元,一般称为“环太湖平原”、“长江三角洲”或“沪宁杭地区”,就是位于长江下游、大致以南京、杭州、上海为顶点的一块三角形平原,民间俗称“江南”。
大家知道,黄河和长江都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华夏文明始于黄河,然后逐渐扩展到长江流域。大致以隋炀帝修大运河为标志,此后的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到了唐末,天下大乱,北方经历五代,南方则分裂为十国,“江南”地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单独建立政权:“吴越国”。
吴越国的创建者是杭州人,姓钱,名镠,原是个盐贩子出身,在唐末混战中,割据苏南浙江,自成一国。他在位41年,外保疆土,内兴善政,是五代时期比较有作为的君主。杭州湾自古海潮成灾,钱镠主持兴修“海塘”(海岸大堤),惠及百姓,民间遂把古称的“浙江”也改了姓“钱”,就是现在的“钱塘江”。此人就是江南钱姓“吴越堂”的始祖。
北宋建国后,赵匡胤扫平割据、恢复统一,末代吴越王钱俶迫于压力,主动进献国土,全家迁往汴梁。作为回报,宋代对吴越王族的后代颇为照顾,给了不少政治经济特权。吴越立国84年,钱氏宗族散居江南的甚多,很多钱姓大家族就一直维持了下来。靖康之变,宋室南迁,杭州变成“临安”,赵氏皇帝也靠这些本地豪族支撑政权,宋代江南地区出现的《百家姓》,也就把“钱”放在仅次于“赵”的位置上了。
南宋以后,江南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心,明清两朝,举国财政都靠江南漕运,才有了“京杭大运河”的壮美工程,因此这些江南地主的地位,也一直很稳固。经过近千年的兴衰起伏,有些钱氏衰败了,但确实也有些钱氏,谨守祖训,小心经营,一直维持着家族的昌盛,并掌握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中国古代总体上不是贵族国家,在以科举考试分配政治权利的大环境下,江南地区形成了很多“诗礼传家”的文化世家,具体到本文中的三“钱”,都是这种家族出身。
“三钱”家系:
湖州钱氏:钱三强的祖父钱振常,清代吏部主事;长子钱恂,湖北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提调(相当于常务副校长);次子钱夏,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个人大家比较熟悉,在新文化运动中和鲁迅齐名,专门起个反传统的别号“疑古玄同”,世称“钱玄同”,曾经提出彻底改良汉字的激进口号。不过钱玄同真正的学问还是国学,他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长期担任北师大中文系主任,晚年保守,又把名字改回“钱夏”。钱玄同的儿子就是钱三强。此外,钱恂之子钱稻孙,翻译家,清华大学文学系教授;钱振常之弟钱振伦之孙钱仲联,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也都可以算是“国学家”。
无锡钱氏:钱伟长的父亲钱挚早逝,由叔父钱穆抚养成人的。钱穆,历史学家,燕京、北大、清华、川大、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1949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迁居台北,著有《国史大纲》等,是典型的“国学大师”。子钱逊,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此外,无锡钱氏另一家族、钱穆的好友钱基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钱基博的儿子钱钟书,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作家,钱钟书的独生女钱媛,北师大外语系教授。钱基博之弟钱基厚之子钱钟韩,南京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