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源煤矿防突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方县文阁乡兴达煤矿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 (矿井规模:) 二0一月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节 井田概况 1-1-1)。 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5°24′53″~105°26′31″;北纬27°07′05″~27°08′07″。 井田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该矿地处贵州高原西部,属中山剥蚀地貌,地形切割剧烈,且多悬崖峭壁。地表为基岩半裸露地区,以生长各种灌木为主,少部分有树成林,部分荒坡秃岭。矿区中部为一东西向延伸的脊状山,北面、南面较低,南面多为反向坡,北面为同向坡。最高点岩垭口,标高为+2053m,最低点毛栗,标高为+1700m。相对高差约为353m。一般标高为+1800-+2000m,一般高差为200m。煤系地层出露于井田的东南部,分布标高+1700-+1800m,地表常形成反向缓坡地形。 2、水文 区域内地表水系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上游的白布河支、六圭河支流,属山区雨源型河流,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其动态大致与降雨变化呈正相关系。白布河支、六圭河河床为本区的侵蚀基准面,标高1300m左右。矿区内大的地表水体,但季节性小冲沟发育多呈树技状分布,其水流量变化受季节性控制明显总之,矿区地表水不发育,受大气降水影响,矿区地表水大多为“V”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大多在雨季时增大,旱季时减小甚至干涸 该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1.9℃,日极端最高气温32.7℃(1988)年,日极端最低气温-8.2℃(1991年)多年来年最大降雨量1440.2mm(2001年),年平均降雨量1107.60mm。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暴雨、凝冻、干旱等,偶有冰雹发生。 图1-1-1 矿区交通位置图 4、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本区及其邻近区域近年来未发现有强地震活动,矿区属无震害区,区域稳定性良好。 5、矿区内经济概况 区内地方工业生产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有很大发展。矿产资源区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和玉米为主,其次为麦类、豆类、薯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烟叶、油桐等。畜牧产品主要有牛、马、猪等。 第二节 地层、煤层及煤质 1、区域地层及构造 (1)地层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由下至上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及第四系。缺失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其中,以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分布较广。 (2)构造 该区域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扬子陆块(一级构造单元)黔北隆起(二级构造单元)遵义断拱(三级构造单元)。位于遵义断拱西端。本井田位于维新背斜的北西冀北部。 2、矿区地层及构造 地层 1)中二叠统茅口组(P2m) 主要出露于矿区南部边界附近及外围,未出露全,顶部为灰至暗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含少量燧石团块,产筵科类等动物化石。厚度大于10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 2)上二叠统龙潭组(P3l): 由灰色、黄灰色、紫灰色或浅灰色,薄层状至中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中夹泥质灰岩和硅质灰岩、高岭石泥岩薄层。是区内含煤层,地层厚约190.21-224.23m。平均210.61m。 3)上二叠统长兴组(P3c): 深灰色,中厚层状燧石灰岩、硅质灰岩,产腕足类动物化石。夹灰黄色、黄绿色、薄片状蒙脱石泥岩,厚12.98-20.22m,平均16.28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 4)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 矿区北部出露,根据岩性自下而上分为三段。现叙述如下: 第一段(T1f1):为灰绿色、灰黄色、薄层状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组成。产克氏蛤(Claraia sp.)、王氏克氏蛤(Clarala sp. Wang)等动物化石,厚度185-195m,该段厚度稳定,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 第二段(T1f2):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灰岩,近顶部为鲕粒灰岩,鲕粒分布不均匀,呈团块状或条带状。厚>125m该段出露不全,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 5)第四系(Q) 主要为灰色、灰黄色、灰紫色、深紫色、褐黄色之冲积、坡积物,崩塌之粘土、砂质粘土、乱石等堆积而成。厚度0-20m。 (2)构造 1)褶曲 矿区内总体为单斜,地层倾向300-320°,倾角14-23°。未见次一级褶曲,但地层沿倾向及走向均有一定变化。 2)断层 钻孔及生产巷道均未见断层。 3)构造复杂程度 综上所述:根据钻孔揭露及井田内的3个生产矿井的巷道揭露情况,井田总体构造复杂度属简单类型。 煤层及煤质 1、煤系地层 1)含煤地层 矿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出露于矿区中部,地层厚约190.21-224.23m。平均210.61m。产束羊齿(Fasipt

文档评论(0)

oujiangy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