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订内容:关于施工设备及工艺要求 另外, 现在有些工程为了加强上、下基层的层间结合, 提出双层连续摊铺, 或者大厚度基层(厚度大于25cm)一次碾压成型。对于前者, 理论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工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下层基层未经过质量验收,直接铺设上基层,违背过程化质量控制原则。一旦下基层出现质量问题, 上基层也应一齐返工,那么上基层工程损失谁来承担其次,采用上、下基层连续施工,施工单位应具备足够的拌和能力和摊铺能力, 不能靠一套摊铺设备来回搬运、施工,这样施工段面的横向接缝过于频繁, 反而不利于基层质量的稳定。总之,对于双层连续摊铺施工工艺的使用需要慎重考量。 对于大厚度一次碾压成型问题,需要结合现场压实设备的功率情况。考虑到当前国内压实机械的能力,一般不推荐采用大厚度碾压成型。根据已有的工程经验,如具备25t以上的重胶轮压路机,结合相当于DD110以上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一次碾压成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结构层的厚度可达到24-25cm, 但要求压实机械的数量足够。总之, 一般来说半刚性基层材料碾压成型厚度宜控制在16-20cm。 修订内容:关于养生和层间结合问题 此次规范修订进一步明确各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养生方法。对于目前国内有些工程习惯使用洒铺乳化沥青养生的方式予以限制, 即只适用于低等级公路,对于高速公路必须禁止。其中主要的原因是, 这种养生方式不利于基层与沥青面层的层间结合处理, 也不符合质量过程化控制的原则。基层碾压成型当天或第二天就洒铺乳化沥青养生,似乎有利于基层养生其实仅是不用或减少洒水养生, 但一旦基层质量检测不合格,洒铺乳化沥青的工程成本谁承担,更主要的是,为了改善基层与沥青面层的结合,在基层碾压成型,养生结束之后需要对基层表面进行彻底清理,清扫浮尘、松动碎石等。洒铺了乳化沥青后, 则不利于这些工序的施工。因此,洒铺乳化沥青或透层油必须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才可以实施。 修订内容:关于养生和层间结合问题 再者,有些工程为了达到透层油渗透深度的要求,基层碾压成型后急于洒铺透层油,这样的理由是不成立。因为, 工程经验表明,基层强度越高,表面越致密,透层油的渗透能力越弱。洒铺透层油, 渗透深度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沥青面层与基层有效结合。当基层刚碾压成型,表面潮湿、松散的细集料较多, 在这种情况下,透层油容易渗透,但这种渗透没有任何工程价值, 反而容易造成质量隐患。因此,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洒铺透层油。 另外,根据沙庆林院士在秦皇岛长寿命沥青路面的施工经验, 采用新型羊足碾碾压路表面和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状态,再施工上面结构层, 这样有利于形成层间的硬结合,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施工工艺。 修订内容:关于基层材料 类型 材料类型 适用场合 无机结合料类 水泥稳定碎石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基层和底基层 贫混凝土 特重或极重交通的基层 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 多雨地区、特重或重交通的排水基层 水泥稳定未筛分碎(砾)石 石灰-粉煤灰稳定未筛分(砾)石 石灰稳定未筛分(砾)石 轻交通的基层 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底基层 水泥土、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 轻交通的基层 中等交通和轻交通的底基层 沥青结合料类 密级配沥青碎石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 特重和重交通的基层 开级配沥青碎石 多雨地区、特重或重交通的排水基层 沥青贯入碎石 中等和轻交通的基层 粒料类 级配碎石 重交通、中等交通和轻交通的基层和底基层 级配砾石 未筛分碎石 填隙碎石 轻交通的基层 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底基层 再生类材料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 特重、重交通的基层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无机结合料冷再生混合料 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基层和底基层 修订内容:关于基层材料最小厚度 材料种类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mm) 最小层厚(mm) 密级配沥青碎石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 开级配沥青碎石 37.5 100 31.5 90 26.5 80 19.0 50 沥青贯入碎石 贯入式沥青碎石40mm,上拌下贯沥青碎石为60mm 贫混凝土 31.5 120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 26.5、31.5 150 级配碎石 19.0、26.5 100 未筛分碎石 31.5 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 31.5 填隙碎石 53(基层)63(底基层) 100 修订内容:关于基层材料 选用无机结合料类材料做基层或底基层时,应控制其与下卧层的相对刚度,且下卧层宜选用细料含量少的材料,以防止产生唧泥病害。 无机结合料类基层或底基层的上层可选用由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或开级配沥青碎石层作为反射裂缝减缓层。采用此类结构时,必须设置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将渗入水排引出路基。 年降水量大于1000mm的潮湿多雨地区

文档评论(0)

oujiangy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