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伊马替尼治疗黑色素瘤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
伊马替尼治疗黑色素瘤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
于玮玮
研究背景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背景
C-Kit,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其配体为SCF,当其与配体结合后,可引起KIT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化,细胞增殖。
KIT突变后虽然出现配体的缺失,但酶活性仍然存在,导致KIT酪氨酸激酶的持续活化,细胞增殖失控。
突变位点
伊马替尼: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特异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与ATP竞争性地结合KIT、ABL、BCR/ABL及PDGFR等受体,使激酶不能发挥催化活性,导致细胞增殖受抑,诱导细胞凋亡,被广泛地应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胃肠道间质瘤(GIST)等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然而随着伊马替尼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其耐药现象也逐渐显现。
目前甲磺酸伊马替尼在黑色素瘤的治疗已进入了二期临床阶段 。不可避免的在黑色素瘤中也出现了伊马替尼的耐药现象。
研究现状
伊马替尼耐药可分为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原发耐药是指伊马替尼治疗无效,包括治疗开始后疾病进展或疾病稳定小于6个月者;继发耐药是指在起初治疗有效或疾病稳定6个月之后发生的疾病进展。
原发耐药
GIST伊马替尼原发耐药发生于10%~26%的患者。许多研究表明,伊马替尼的临床疗效主要与KIT/PDGFRA的基因型有关。Heinrich等人报道存在KIT 11号外显子突变的患者对伊马替尼的疗效最好,缓解率为83.5%,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的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缓解率为48%。另外,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较9号外显子突变患者长。11号外显子点突变V560G的伊马替尼抑制激酶活性的反应性最高。存在PDGFRA 18号外显子点突变 D842V的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疗效差或无。多数野生型KIT/PDGFRA对伊马替尼的疗效也较差。因此,GIST伊马替尼原发耐药主要与野生型KIT/PDGFRA和PDGFRA D842V突变有关。
野生型原发耐药可能与伊马替尼开始用药前就存在的肿瘤内在分子机制的异常有关。 野生型KIT/PDGFRA GIST患者细胞增殖、抗凋亡机制可能对KIT信号转导途径依赖小,在抑制KIT通路情况下细胞能够正常生存。PDGFRA D842V突变株对伊马替尼耐药可能与激酶活化环高度保守的天冬氨酸残基有关
继发耐药
在CML中,BCR-ABL的二次突变是伊马替尼耐药的主要原因。
Fletcher等人将伊马替尼与KIT和PDGFRA相关的继发耐药机制分为以下四种途径:①其它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例如AKT/mTOR;②其它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活化以及KIT表达缺失;③KIT基因组扩增;④ 新的KIT/PDGFRA突变。
继发突变
到目前为止,没有未经治疗的GIST患者存在两个及以上的c-kit突变,Nishida等报道继发突变存在KIT激酶区,与原发耐药相似,位于ATP结合区和激酶区的突变多提示伊马替尼耐药和疾病进展 。
存在KIT 11号和9号外显子突变的GIST患者在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约50%获得了继发突变,继发突变只存在于进展期病灶中,非进展期病灶和野生型GIST患者中不存在继发突变。
继发突变多为发生在不同外显子的点突变,但是均与原发突变位于同一等位基因上。原因可能是存在11号和9号外显子突变的等位基因存在遗传不稳定,更容易遭受二次打击,发生继发突变。
另一种可能是在伊马替尼治疗的选择压力下,存在突变的等位基因发生继发突变后较位于不同等位基因上的继发突变更有克隆增殖优势。
黑色素瘤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机制还有可能因为黑色素瘤突变的主要类型为BRAF,可以组成性活化MAPK信号通路,伊马替尼对此信号通路无抑制作用。
研究方法
KIT/PDGFRA genotyping
cDNA sequencing and cloning:RT-PC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alysis.
免疫组化
Western Blot
研究内容
分子机制异常可能是转移性肿瘤尤其是长期用药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的主要机制。
而最多见得继发突变多发生于CML和GIST的ATP结合区和活化环。引起受体结构改变,影响了伊马替尼的结合。
引起其他信号通路的活化,使得肿瘤细胞产生不依赖于伊马替尼所抑制的信号通路的增殖和抗凋亡。
检测基因突变类型指导用药,以及联合其他靶向治疗药物将有助于避免耐药现象的发生,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学生观点看学生对於体育课的认知与学习.ppt
- 以生物羊膜为载体体外培养人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ppt
- 以生物羊膜为载体体外培养人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上海市一刘焰).ppt
- 以生物羊膜为载体体外培养人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上海市一刘焰.ppt
- 以知觉价值模式为基础探讨乘客再搭乘意愿之影响因素以.ppt
- 以持续创新构筑产业竞争力(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淮松).ppt
- 以生物羊膜为载体体外培养人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上海市一刘 bb.ppt
- 以结果为导向的思惟练习.ppt
- 以碳青霉烯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对MDR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ppt
- 以结果为导向的思惟练习54111.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