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二)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桂林道中作
李商隐①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余蝉嘒嘒②,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注】 ①李商隐:晚唐诗人,河南沁阳人。受牛李党争牵累,一生不得志。写作本诗时,作者为广西桂林观察使郑亚的幕僚。②嘒嘒:蝉鸣声。
1.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嘒嘒”表示蝉的叫声,“依依”是指依依不舍。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秋蝉以人的情感,它好像在对客居他乡的人发出依依不舍的鸣叫。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物象之上,这种艺术手法叫作寓情于物(移情)。
【答案】 运用了寓情于物(移情)的手法。作者将主观情感移置于客观物象,在秋蝉身上赋予人的情感;在作者听来,秋蝉的鸣叫声好像在安慰、挽留客居之人,表达对来客的依依不舍。(手法2分,分析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注释中介绍了李商隐的不得志和写作背景,从中可以看出本诗的情感基调。首联描写“无秋色”“有暮晖”之景,暮色夕阳自然引发诗人思乡之情。颔联中的“客”点明诗人寄居他乡,颈联中“独归”体现客的孤独寂寞之感。尾联“欲成西北望”直接表明思乡之情。
【答案】 表达了客居异乡的寂寞孤独和思念故乡的情感。(2分)“无秋色”“有暮晖”隐含着一丝客居异乡的愁绪,“空余”“独归”等表现了难以排解的孤独寂寞之感。(2分)尾联“西北望”“鹧鸪飞”则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 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本诗作于大中元年秋在桂林为郑亚的幕僚时。首联通过“无秋色”和“有暮晖”展现了当时的气候和天气,隐含着一丝客居异乡的愁绪。颔联运用了寓情于物的手法,将秋蝉赋予人的情感;在作者听来,秋蝉的鸣叫声好像在安慰、挽留客居之人,表达对来客的依依不舍。颈联描写“村小”“沙平”的景色和“独归”的僧人,体现了作者难以排遣的孤独寂寞之感。尾联“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鹧鸪的叫声充满离愁别绪,声音凄清,引发人们思念故乡之情。传说鹧鸪常南飞而不向北,这更增加作者寄居他乡的无限寂寞与孤独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南乡子
周邦彦
晨色动妆楼。短烛荧荧悄未收。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头。欲绾云鬟又却休。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3.词的上阕景物描写的时空安排很有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本题需要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上阕的内容。从时间上看,前两句写清晨来临,但室内的短烛还在燃烧,暗示蜡烛燃烧了一夜。后两句写春天来临,冬天的冰已经融化,暗示等待又是一年。从空间上看,前两句先写室外,再写室内。后两句先写眼前,再写远处,眼前为实,远处为虚。
【答案】 ①从时间上看,前两句写夜尽晓至,后两句写冬去春来,具有明暗冷暖交替的特点。②从空间上看,前两句由室外的晨光写到室内的残烛,后两句从眼前的风帘写到远处的融冰;内外、上下、远近,布置巧妙。(时间特点2分,空间特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4.词的下阕前两句表现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义务教育2015-年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专项练习题.doc
- 义务教育2015-年株洲市中考学业考试试题.doc
- 义务教育2015-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正方体提高题.doc
- 义务教育2015-年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期末试题.doc
- 义务教育2016-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 义务教育2016-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 义务教育2016-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4).doc
- 义务教育2017-.1会宁一中新课标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义务教育2017-.1会宁一中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义务教育2017-.1石景山区新课标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义务教育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3大题古诗词鉴赏专题卷3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义务教育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3大题考点1归纳内容要点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义务教育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3大题考点2评价思想情感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义务教育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3大题考点3鉴赏形象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义务教育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3大题考点4题型1炼字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义务教育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3大题考点4题型2赏析句子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义务教育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3大题考点5鉴赏艺术技巧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义务教育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4大题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义务教育2017-合肥一中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4第二章寒假作业含答案解析.doc
- 义务教育2017-合肥一中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三章寒假作业含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