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ANSYS箱型梁悬臂行车道板计算
基于ANSYS箱型梁悬臂行车道板计算
[摘要]:应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建立箱型梁悬臂行车道板的模型,考虑跨度影响因素,分析当荷载作用在不同位置时,悬臂行车道板的内力变化规律,同时简要讨论考虑跨度的长悬臂计算思路和不考虑跨度的短悬臂计算思路之间的差异,进而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ANSYS;悬臂行车道板;内力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在不考虑箱梁畸变的情况下,对悬臂行车道板的计算做两个基本假定[1],它们是:(1)无论是T型或箱型梁均假定梁肋的抗弯刚度远远大于悬臂行车道板的刚度,故悬臂行车道板的根部应视为嵌固端。(2)在活载(包括人群荷载)作用下悬臂行车道板如果按横向受弯的梁计算,可以利用“荷载有效分布宽度”的概念来确定板的计算宽度。
本文主要借助有限元ANSYS,考虑跨度影响的计算思路,结合理论计算结果,分析不同悬臂长度的常厚度悬臂板的内力分布规律。
1建模
图一所示为一悬臂板简图[2],悬臂长度即跨度为L=a0,悬臂板厚度取常值,轮压力P作用点至根部的距离为。实际箱型梁的悬臂板是弹性支承在腹板上的,而且其宽度(沿y方向)很大。为了简化计算,可认为悬臂板的根部是完全嵌固的。为了与弹性力学中的内力表示方法一致,悬臂板内沿x轴方向的正应力合成的单宽度弯矩仍用表示[3]。x轴位于悬臂板宽度的中心线处,轮压力沿x轴作用。所计算的一律指沿x轴位置处的单宽弯矩,上侧受拉为负,下侧受拉为正。所采用的单元类型为SHELL93四边形壳单元[4],轮压力以集中荷载模拟,P的大小取1000N,宽度取20米,有限元模型见图二(在模型中单宽弯矩的计算是取宽度为一米的截面上采用单元节点力求和法所求得的)。
(图一悬臂板简图) (图二有限元模型)
2算例
2.1算例1
悬臂板的悬臂长度分别取2、3、4、5、6m的常厚度悬臂板,其厚度取0.3米,材料泊松比=0.3,轮压力P=1000N作用在悬臂自由端部。
2.1.1计算结果比较分析(注:表中单宽弯矩值的单位为)
有限元计算结果表一
悬臂长度 自由端单宽弯矩 跨中单宽???矩 根部单宽弯矩 3/4L处单宽弯矩
2 -1.79259 -183.0633 -398.9748 -127.6108
3 -3.870301 -181.2247 -403.8808 -124.0335
4 -3.847316 -180.8145 -406.5019 -121.6753
5 -2.486023 -182.8784 -411.521 -121.2098
6 -0.3041756 -188.0242 -421.8442 -122.5909
由短悬臂计算公式根部单宽弯矩=-0.465P=-465(,由此可以看出当荷载只作用在自由端部时,运用短悬臂公式计算单宽负弯矩值是基本能够满足要求的,随着悬臂的长度加大,负弯矩也是逐渐增大的,它和有限元的结果相差不是很大,进而也说明建立的模型是正确可行的。但是短悬臂的计算理念不能反应板的二维受力性质,也就是板中的正弯矩被忽略了,悬臂板的下缘会出现受拉破坏。由于这个算例只讨论了荷载作用在端部的情况,且是集中荷载的形式,整个板跨没有正弯矩出现,不易看出长、短悬臂理论的利与弊。但可以通过这一简单的讨论、比较来说明,荷载只作用在悬臂自由端时运用这个短悬臂计算公式是可行的,而且是安全的。
2.2算例2
条件与上个例题一样,不同的是P 的作用位置,分别在1/4L、2/4L、3/4L时,对它们的内力进行分析比较,见表二、表三、表四。
有限元计算结果表二
悬臂长度 自由端单宽弯矩 跨中单宽弯矩 根部单宽弯矩 3/4L处单宽弯矩
2 0.000626 18.95358 -205.8666 3.838808
3 0.000827 19.49749 -229.5914 3.915349
4 0.001206 19.57494 -241.9078 3.932037
5 0.001361 19.39565 -249.3264 3.852624
6 0.000944 18.94608 -254.6127 3.65594
有限元计算结果表三
悬臂长度 自由端单宽弯矩 跨中单宽弯矩 根部单宽弯矩 3/4L处单宽弯矩
2 0.009496 127.0608 -217.3355 24.5545
3 0.016698 161.5303 -283.0381 25.67156
4 0.024226 186.1498 -288.337 25.9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内支付业务付款回单[收集].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辅警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剑桥商务英语BEC单词初级.pdf VIP
- 客户经理职能转变之我见.doc VIP
-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Using Language&Assessing Your Progress人教版(2019)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辽宁高级档案职称考试(档案管理概论)精选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普法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Section C Using Language & Assessing Your Progress (2).ppt VIP
- 英语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 二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 Assessing your progress(28张PPT).pptx VIP
- 2023-CSP-S提高级(第一轮)C++真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