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见危不救行为社会根源
浅析见危不救行为社会根源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于见危不救行为屡屡发生原因的分析,得出此种行为发生的社会根源,进而从其社会根源出发提出自己对于规制见危不救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见危不救 社会根源 规制建议
近年来,社会上见危不救的行为屡屡发生,引发了人民对于见危不救以及见死不救行为的热议。
一、见危不救相关案例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除了上述的“小悦悦事件”还有发生在浙江省有一中年男子欲跳楼轻生围观者说“跳吧跳吧”事件、发生在沈阳的病人医院自缢医生两次路过视而不见事件、发生在山东的司机为保护乘客行李中五刀乘客冷漠旁观事件、发生在黑龙江的婴儿被弃闹市路边四天无人管被饿死事件、发生在福州85岁老人猝死路边无人出手相救事件、发生在广州的治安车不顾车祸中待救小女孩事件。
这些无疑牵动了国人的神经,引起社会上的轩然大波和对见危不救行为的广泛讨论。
二、见危不救发生原因和社会根源
(一)见危不救发生原因分析
1.公民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严重
现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向钱看现象严重,利益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道德标准。中国的社会结构限制了社会公德意识的发育成长。贪污腐败、治安恶化等破坏社会诚信体系的行为层出不穷,破坏了公民的思想信仰和对于管理者的信任,淡化了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和维护社会秩序(包括救助弱者)的热情。
2.救人反被诬陷、救助者流血又流泪现象的影响
南京的“彭宇案”中彭宇救助摔倒老人却被判有罪以及社会中救助者在救助过程中受到伤害却没得到相应补偿的案例不断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承受??限,是以人们在可能实施见义勇为前会“三思而后行”,受到这些案例的影响人们的自我保护心理会使人们作出违反内心道德的行为。
3.见义勇为缺乏制度保障
社会上缺乏对于见义勇为行为的制度保障,导致人们在见义勇为后可能得不到精神物质奖励及相应的损失补偿,没有对这一行为定性和奖励的具体政策法规。
4.旁观者效应、从众心理影响
旁观者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出现。救助者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见危不救发生的社会根源
1.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1)当今社会对于见义勇为的保障制度不健全,没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政策对于见义勇为后的利益进行规定,相反出现了不少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案例,挺身而出却因为自己的行为而遭受到了身体和财产的双重损失,没有可期望的后续保障诸如:后续嘉奖、后续医疗保障等,却可能因为见义勇为行为受伤匪浅。
(2)医疗保障救助体系不健全。当今社会成了一个负担不起意外、疾病,稍微严重点就能让一家数口倾家荡产的社会。医院甚至出现了见钱财救人的现象。若行为人因见义勇为而受伤却可能不会得到应得的医疗援助。就连医院也会出现见死不救的现象,何况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呢。
(3)福利保障制度不健全。当今社会社会优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仍不够充分,居民生活压力较大。
2.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协调,物质的极大丰富和道德的滑坡。
(1)当今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虽然高速发展物质却仍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所需。大部分的中国人仍有不小的生活压力。
(2)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到了两手到要抓但还不是两手都要硬。经济极大发展,导致了人们的行为受利益驱使严重,向钱看现象凸显。
(3)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力度不够。很多人信仰缺失,价值观发生了扭曲。
(4)当今教育体制没有跟上步伐起到应该起到的教学育人的作用。
3.当今社会处于社会转型的深水区,弊病与矛盾凸显。
(1)少数官员角色模糊,起不到带头模仿作用,反而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给民众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模范。
(2)少数媒体追寻经济利益对于社会见死不救现象大肆宣传,使其扩大了影响,相反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好人好事却略显关注不足。
(3)贫富差距扩大,一部分人通过各种各样黑色白色红色粉色等渠道赚钱,富得流油了,钱多得不知道该怎么用了;而更多的人还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四处奔波。很多富人为富不仁,很多穷人连自身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