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工程临时用电、用水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工程临时用电、用水方案.doc

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 XXX工程 临时用电、用水方案 编 制: 审 核: XX公司 2014 年 月 日 目录 第一节 综合说明 1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沿线地形地貌与气候、水文地质特征 3 第二节 临时施工用电 5 一、工地临时供电计算 5 二、变压器安装运行 6 三、用电线路的敷设 6 四、配电装置 7 五、现场照明 9 六、导线截面的选择 10 七、用电设备的使用说明 13 第三节 施工用电管理措施 14 第四节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4 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4 二、安全用电防火措施 15 (一)、电气防火技术措施要点 15 (二)、电气防火组织措施要点 15 三、触电预防措施 16 第五节 临时施工用水 17 一、临时用水设计思路 17 ﹙一﹚、给水系统 17 二、水源选择 17 三、现场施工、生活用水水量计算 18 四、临水管线布置,选用管材及敷设方式 20 五、施工临水设施安装 20 六、排水设计与布置 21 七、临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21 第一节 综合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4、国家现行有关施工用电规范及操作规程和技术准标; 5、给排水设计手册; 6、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位于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东起顺通大道,西至合作区边界,路段长约3.612km。本合同段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60km/h。路面分期实施,近期采用水泥砼路面结合,远期改造成“白+黑”的复合路面。 本项目设置1座箱涵,圆管涵10座,交叉口3处,并同步实施雨水管道,完善交通、照明、绿化等附属设施。本工程采用水泥砼路面。 项目地理位置图: 本工程建设的专业包括道路、桥涵、排水(雨水)、管线综合、照明、交通、绿化景观及其他配套工程等。 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技术指标 1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 2 设计速度 km/h 60 3 行车道数 道 双向六车道 4 行车道宽度 m 2×11.5 5 规划红线宽 m 36m 6 路面计算荷载 BZZ-100型标准车 7 交通等级 重交通 8 路面结构类型及年限 水泥砼路面,30年 三、沿线地形地貌与气候、水文地质特征 (一)沿线地形地貌特征 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地处北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位于五岭山脉南端,属于粤北山区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起伏,属于冲积平原、河流阶地,地表缓坡状起伏,河溪湖塘遍布。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坡度一般小于6度。平原、低山丘陵间隔分布。丘陵高程介于40m~28m;平原高程在28m~40之间。 (二)气候气象条件 英德市区年平均气温20.9°,年平均降水量1878毫米,年际变化1285.9~3450.5毫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2.4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685.5毫米。相对湿度78%。年平均风速1.7米/秒,最多风向频率是北至东北风,最少风向是东北至东南风和西南风至西北风。 (三)水文地质 项目所在区内地表径流主要为北江支流,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量较丰富。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渗流及河网侧向迳流补给,地下水与河水有直接水力联系。地下水位埋深0.10~6.20m。地下水排泄主要是以侧向排泄或以泉水的形式排泄。 本工程场地环境为Ⅱ类,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地表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表水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四)区域构造特征 工程项目位于处于呈NE向的英德复式倒转向斜的东翼,岩层走向NNE~NE,倾向NW,向斜的核部由石炭系下统的石灰岩地层构成,形成岩溶盆地,两翼为泥盆系地层。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划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周期0.35s,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五)工程地质特征 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如下: 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 (1)填筑土层:分布于表层,岩性为填筑土。层厚0.50~2.90m,平均1.21m。浅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粉质黏土、碎石及中细砂等组成,含较多植物根。 (2)种植土层:分布于表层,岩性为种植土。层厚0.50~0.60m,平均0.51m。浅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粉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