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焦北京应成为梦想温暖归属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继焦北京应成为梦想温暖归属地

张继焦北京应成为梦想温暖归属地   平视北漂族:   煎熬是社会融入的必经阶段   赢未来 近日,财经时评学者叶檀一番“房租飞涨,呼吁北漂族离京”的言论和北京市新出台的“毕业生落户政策”,再次引发社会对北漂族的关注。在你看来,北京对外来人口的容纳程度是否已到达一个临界点?   张继焦 这涉及到城市承载力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看一组数据:2012年,北京约有2100万人,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东京约有1300万人,总面积2188平方公里;首尔约有1044万人,总面积为606平方公里。可以算出,同是作为一国首都,北京的人口密度(1244人/平方公里)远低于东京(5941人/平方公里)和首尔(17227人/平方公里)。当然,城市的承载力还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技术发展等因素相关,但就北京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城市还处于向上发展的态势;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治安、医疗等社会问题,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经阶段,考验的是政府的管理能力。我觉得,不能以“北京承载力只能容纳多少人”的论断来反对外来人口进京。   在限制外来人口方面,北京确实进行了比较严格的把控。但应该看到,这些政策与北京的发展目标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北京喊出“要在2050年建成世界城市”的口号;可另一方面,北京似乎抱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心态,它自恃自己的城市地位,不担心人才不会过来,反而对人才的进入设置各种规限。城市的竞争力关键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力,从世界范围内看,纽约、伦敦、多伦多等大城市在“招商引智”方面有着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为宽松的措施,丰富的智力支持大大促进了这些城市的发展。对北京而言,目前的问题并不是人口规模过大,而是人口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北京希望成为世界城市,应该敞开胸怀接纳各种人才,而不是限制人才流动。   赢未来 1987年,你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也算得上是北漂一员。在京生活多年,你认为北漂族是什么时候形成规模的?在30多年中,这个群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继焦 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因为北漂族的成分在不断变化中,只能粗略地分出几个阶段。第一批北漂者主要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来北京从事表演的人,当时北京的影视歌行业正处在上升阶段,需要大量人才,这批人便每天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门口寻找演出机会;另一批北漂者则是相对沉默的文艺创作者(文学、绘画),北京是文化中心,他们希望能与更多志同道合者交流,在90年代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宋庄小堡画家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第三批北漂者以IT人才为主,2000年左右,北京的信息科技产业开始勃兴,许多IT公司进驻中关村,因此也吸引了一大帮技术人员,我当时在一个电子公司兼职,了解到3000元月薪(2000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310.5元)也难以请到一个懂互联网技术的人才;还有一批北漂者是专门来求学的,2003年,全国高校研究生开始扩招,许多年轻人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就在北京的高校附近租房,为考研做准备;最近几年,北京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又一批专业人才会涌进北京。当然,这个划分并不严谨,实际上,不同类型的北漂族也可能在同一时期到北京寻梦。   赢未来 相对于上漂、广漂、深漂,北漂族总是受到更多的关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你觉得是什么因素让这个群体成为全社会的焦点?   张继焦 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漂族遇到了更多的制度性障碍。相较而言,上海、广州和深圳更具有开放的气质,移民的准入门槛也相对较低;反观北京,其落户政策在年龄、学历、入职公司规模、岗位级别等方面都做了更复杂的要求,这样的制度设限对北漂族来说是第一重打击。工作之外,他们在生活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购房置业、子女读书、医疗保障等,政府部门并没有为这批外来者提供更加合理和完善的社会福利机制,这是对北漂族的第二重打击。双重打击会让北漂族产生更多的社会焦虑感,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北京不好混”。当焦虑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们只能通过媒体寻求发泄。   另外一个原因是,北漂族里面有不少是文艺青年,他们通过小说、电影、电视、歌曲、绘画、新闻报道等方式,描绘了北漂族的困境、迷茫与困惑等,如电影《混在北京》、歌曲《春天里》等等,都是北漂族自我描述的作品。   赢未来 汇聚大量资源的城市始终是漂的方向,这也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因之一;然而,外来人口要获得这些资源并不容易。既然知道实现阶层跃升的机会很渺茫,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愿意涌入北京等大城市?   张继焦 都市的诱惑是永远的。19世纪的法国诗人兰波就说过:“生活在别处”。对年轻人来说,大都市意味着更高的薪水、更多的机会、更体面的生活……小城镇无法提供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大都市早就准备好。从这个层面来看,个人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而选择从乡村移民到城市,是再正常不过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