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五厌氧菌感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感染五厌氧菌感染

外科感染 四 厌氧菌感染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tetanus) 一)概念;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伤口,在缺氧的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临床上以病人全身或局部肌肉持续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为其特征。 二);病因 致病菌--破伤风梭菌,为G+厌氧梭状芽胞梭菌。芽孢抵抗力强。侵入机体后只有在缺氧的条件下才能繁殖和产生外毒素致病。破伤风是一种毒血症 。 一般发生在战伤和交通、生产事故 中。 尤其是伤口小而深,血运差,有较多坏死组织、异物存留以或血块填塞。及产后感染。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tetanus) 三); 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菌 -----伤口繁殖(缺氧、坏死组织)----外毒素-----痉挛毒素-----脊髓前角灰质 或脑干的a运动神经元被抑制----横纹肌紧张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 ------------痉挛毒素-----交感神经 ---大汗 、体温血压升高、心率增速。 -----------溶血毒素-----局部组织坏死、心肌损害。 痉挛毒素由轻链、重链构成的一种蛋白,重链与神经节甙脂结合,轻链有毒性。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tetanus) (临床表现1) 四);临床表现。 1,潜伏期: 平均为6~12日,潜伏期越短,症状愈重,死亡率越高,短的1-2日。 新生儿破伤风常在断脐后7天左右发病 俗称“七日风”。 2,前驱期: 全身乏力、头晕、头痛、项肌酸痛或嚼肌酸胀紧张咀嚼无力、,局部疼痛、反射亢进等前驱症状,一般持续12~24小时。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tetanus) 有芽孢厌氧菌感染(临床表现2) 3,典型症状 全身型:典型的横纹肌紧张性收缩、阵发性痉挛,顺序:嚼肌-面肌(表情肌)-颈项肌-背肌-腹肌-四肢肌群-隔肌及肋间肌。 表现依次;咀嚼不便、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屈膝弯肘、呼吸困难 。 喉部肌肉受累-----窒息。 轻微的刺激可以诱发。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tetanus) (临床表现3) 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间歇长短不一。病人面色紫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流涎、磨牙、头颈后仰、四肢抽搐不已、全身大汗。 神志始终清楚。 局部型:仅限于创伤部位的肌肉 。持续性强直痉挛。 病程通常3—4周左右,重症在6周以上。自第2周起痉挛发作频度下降。症状渐减轻。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tetanus) 病人的死亡原因: 窒息、心力衰竭、肺部并发症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tetanus) 五)破伤风的并发症 骨折 尿潴留:膀胱括约肌痉挛 窒息:喉头、呼吸肌持续痉挛和粘痰堵塞气管所致。 肺部感染: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经常翻身等,都是导致肺炎、肺不张的原因。呼吸困难。 酸中毒:代谢增加、呼吸不畅 循环衰竭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tetanus)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外伤史+典型的临床表现+无破伤风预防免疫注射史。 2;鉴别诊断 ①狂犬病 有被疯狗、狗、猫咬伤史,以吞咽肌抽搐为主。 咽肌应激性增强,病人听见水声或看见水,咽肌立即发生痉挛,剧痛,喝水不能下咽,并流大量口涎。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tetanus)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②化脓性脑膜炎: 病人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性呕吐等,神志有时不清,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等,但无阵发性痉挛。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tetanus) 七);破伤风的预防 1,正确处理伤口 、及时、彻底清创。 2,免疫注射: A;自动免疫: 破伤风类毒素 B;被动免疫:tetanus antitoxin,TAT 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3000u,脱敏注射。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50u深部肌注,效能10倍于TAT。一次注射可在人体存留4—5年。 破伤风被动免疫—TAT的注射 1;适应证 1)污染明显的伤口。 2)小而深的伤口。 3)严重的开放性损伤。 4)未能及时清创或处理欠妥当的伤口。 2;有效时间 10天左右。 3;脱敏注射。 八);破伤风的治疗 1; 消除毒素来源:彻底清创、敞开伤口、充分引流。 H2O2 冲洗。伤口周围注射TAT10000单位。 2;中和游离的毒素 : TAT:20000~30000u 静脉滴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6000 一次肌注。 八);破伤风的治疗 3;控制和解除痉挛: 隔离、防光声刺激,检查、治疗、护理应镇静后集中进行 。 镇静:轻者安定、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钠,重者氯丙嗪、度冷丁、异丙嗪。抽搐者,用硫喷妥钠或肌松剂。 八);破伤风的治疗 4;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严重者尽早做气管切开。 5;抗生素的应用 大剂量的青霉素应用 6;全身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