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学资料-口腔念珠菌病.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资料-口腔念珠菌病

* 球菌性口炎(coccigenic stomatitis) 是由各种球菌感染引起,本病损害以形成假膜为特点,又称为膜性口炎。大多数继发于其他损害之后。 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 临床表现? 发病急,多伴有头痛、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症 口腔黏膜充血发红,水肿糜烂形成溃疡 渗出多形成灰白或黄色假膜,光滑致密,假膜易拭去,露出糜烂面 多伴有轻度口臭和尖锐疼痛 ?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 * 治疗 局部治疗? 加强口腔护理,用0.2%洗必泰含漱,4-6次/日,局部用2.5%金霉素甘油涂布或敷中药溃疡散和各种抗生素药膜,也可用各种消炎药含片如华素片、草珊瑚含片等。疼痛严重者可用1%普卢卡因液漱口,或涂布0.5%达克罗宁液止痛。 全身治疗 ???? 1.抗感染:使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作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 2.支持疗法:补充维生素B、C等 * 本课小节 1. 以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为例,掌握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一般形态特征和发作规律。 2. 以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慢性肥厚型、慢性红斑型作列表比较,掌握各型念珠菌病鉴别要点。 3. 以单纯疱疹为例掌握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常规处理原则、方法和基本药物。 4. 抗真菌药物在口腔念珠菌病治疗中的作用、用法、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 * 病例摘要 赵某,女性,40岁。发现舌背发红,没有味觉,有烧灼感,并觉口干半月余。 患者半个月前开始觉口腔干燥,有烧灼感,并且发现舌背发红,没有味觉,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并服用抗生素治疗,未觉好转,反倒觉得病情加重。 既往史:无传染病史及其他特殊病史,2个月前因感冒发烧曾大量服用抗生素近1个月,具体药名不详。 * 口内检查:舌背中央部丝状乳头消失,表面光滑,粘膜充血明显,舌背两侧丝状乳头增生,舌苔变厚,与中央病损界限明显。两颊粘膜广泛充血,口内唾液量较少, 粘膜表面干燥。 实验室检查:KOH涂片检查可见菌丝孢子,棉拭子培养为白色念珠菌。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 (二)思考问题 1.诊断是什么?有哪些诊断依据? 2.舌面光滑主要见于何种疾病?主要的鉴别诊断依据是什么? 3.治疗原则是什么? *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osis)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 念珠菌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近年来口腔念珠菌病日益常见。 念珠菌与口腔黏膜癌变的关系备受关注。 *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osis)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慢性真菌病。 现在已知念珠菌属有200余种,但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只有7种: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类星形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高里念珠菌等。 * 1.病原菌: 白色念珠菌为酵母样菌,革兰染色阳性,不耐热,喜酸恶碱,生长最适宜的pH为4~6。具有完整的胞壁、细胞膜、胞浆、胞核。胞壁与致病性关系密切。正常人25%~50%口腔中带此菌。是以芽生孢子型存在,并不致病。但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孢子繁殖成为菌丝型,此型可以致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致病诱因? 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病原菌的毒性增强?:与菌体形态、粘附能力、侵袭酶、表面受体等有关。 2) 宿主的防御功能和易感因素 : 3)念珠菌与口腔白斑的关系: * 念珠菌病的分类 伪(假)膜型念珠菌病 急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 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 慢性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 * 念珠菌性口炎: (candidal stomatitis) 念珠菌性唇炎 (candidal cheilitis) 念珠菌性口角炎 (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 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chronic muco-derma candidiasis,CMC): 口腔念珠菌病按病变部位可分为 * 念珠菌性口炎 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急性红斑型(萎缩型) 慢性肥厚型(慢性增殖型) 慢性红斑型(义齿性口炎) * 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多见于婴儿,尤以新生儿多见,成人较少见,可发生于久病体弱者。 好发于颊、舌、软腭和唇 早期病变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不久融合成片似凝乳状。鲜红色与雪白色形成明显对比 假膜稍用力,可擦掉,露出鲜红的糜烂面及轻度出血,不久又可重新形成假膜 陈旧的病损黏膜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 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拒食、流涎。 全身反应一般较轻,时有轻度发热,少数患者可能蔓延到食管、支气管和肺部,还可并发皮肤念珠菌病。 * * 急性红斑型(萎缩型) 多见于成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