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吐谷浑王国退保白兰或丢失白兰历史背景
吐谷浑王国退保白兰或丢失白兰历史背景
白兰与三世纪初雄踞青藏高原的吐谷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说明了这个古地名深厚的史学底蕴,据《通鉴》明确指出:吐谷浑“西徒阴山而居,属永嘉之乱。因度陇而西,据洮水之西,极于白兰,地方数千里”。吐谷浑人的势力进入白兰以后,白兰便是吐谷浑国虎踞龙盘的可靠根据地天造地段,坚如磐石的大后方,发达兴旺立国地,见机行事,及锋而试可以说狡兔三窟,是白兰成就了吐谷浑国。
白兰地望在何处?据中外史学家研究,有人认为在今青海果洛地区或在果洛一带;有人认为在青海湖西南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宗家、巴隆一带;还有人认为在今海南地区。条分缕析,持论不定。
细读有关吐谷浑的史料,白兰是缓兵之计之一,因为它兵家惯用,避其锐气,事关吐谷浑生死存亡之地,所以考虑白兰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使屡屡大败之后的吐谷浑志其情归,保住基业,重振旗鼓,起死回生,趁风使舵。其一,地处险远,易守难攻。其二,生存空间广阔,回旋余地很大。其三,地缘环境优越。左无强敌。右无夹击之势。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这三个要素具备了吐谷浑大后方和根据地。对史籍中透出的各种信息加以梳理、比较、鉴别,许多专家认为今日的柴达木盆地和布尔汗布迭山南北麓,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正是白兰地望的所在,如出一辙。
吐谷浑国之所以在长达350年间能够立住脚跟,威震边关、闻声四达。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一个可靠的大后方和大本营“白兰”,这个大本营的优点在于“险远”,为西部各地方政权和中原王朝所鞭长莫及。吐谷浑的一位君王认为国处在心腹之地,北边有魏,南边有宋,东边有秦,将国夹在里面,唯有向西,占地白兰,远离他们,才有惊世骇俗的功名。“拾寅自恃险远,颇不恭命”,拿他没有办法,就说明了这一点。据汉文史籍记载。每当吐谷浑在军事上失利时,即有“速保白兰”、“惊奔白兰”、“居伏罗川,犹未敢远离白兰之险也”的语句,沉雄悲壮。
吐谷浑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如果没有白兰这么一决风水宝地,这个光辉标志的吐谷浑就不一定能够挺立在历史的坐标上,吉星高照,艳光四射。根据《册府元龟》、《五代会要》、《随书》、《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汉文史料,广征博引,在吐谷浑古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至少有五保白兰的记载。
一是329年,据《魏书》、《北书》内《吐谷浑传》记载:晋成帝成和四年,吐谷浑可汗之长子吐延(317-329在位),由于对被他征服的羌人多行苛政。残暴不仁,在今甘、川、青交界的某地,被羌人头领姜聪所刺杀,弥留之际,吐延给部下千叮万嘱,语重心长交代后事:“吾气绝,棺敛讫,便远去保白兰。白兰地既险远,又土俗懦弱易控。”同年,吐延之子叶延(329-351在位)进退有度,在白兰地正式建立政权,以其祖父的名字为国号,立国为吐谷浑,此为一保白兰。
二是398年,据《晋书·四夷传》内《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五世国王视罴。由于拒绝了西秦国王伏乞乾归赐封的白兰王称号,乾归大怒,火冒三丈,率骑二万兴师问罪。在度周川,大破视罴。“视罴遁保白兰山遣使谢罪,贡方物,以子宕岂为质”,才算讨得平安。过后伏乞乾归与视罴示好,以宗女妻之,此为二保白兰。
三是417年,据《晋书·乞伏炽磬传》记载:西秦派安东将军木弈干率大军攻打吐谷浑八世国王树洛干,俘虏吐谷浑五千余口。树洛干大败,一败涂地,“走保白兰山,惭愤发疾”而卒,苌弘化碧,精心不泯。临终前立弟阿柴为第九世吐谷浑王。“阿柴以白山之地用兵侵并其傍小种,地方数千里,勇冠三军,遂为强国”此为三保白兰。
四是444年,据《北魏·晋王伏罗传》、《北史·晋王传》记载:北魏乘吐谷浑国发生内乱池弄兵之机,遣晋王伏罗率大军征讨吐谷浑,吐军大败,“慕利延奔白兰”。第二年,北魏遣两路大军攻打白兰等地。慕利延不敌,率主力部队,披甲执兵,举众穿越柴达木流沙,长驱直入,风驰电掣,西征入新疆于阗,“杀其王,据其地”。荡气回肠,超尘出俗。446年,北魏军退,慕利延又回到白兰等故地失而复得,此为四保白兰。
五是460年。据《魏书·高宗记》、《北史·魏本纪》记载:北魏派军两路攻打吐谷浑国,此时,吐谷浑十二世国王拾寅正使浑身解数,在白兰建立了王城,故史书不用“奔保白兰”等词,而是说“拾寅今保白兰”。此事也可算五保白兰。
吐谷浑人五保白兰,撑天拄地,除慕利延四保白兰未获全胜外,其他几次都保住了。即使是慕延利攻战于阗,也是从白兰地出发,如果没有白兰做铺垫,恐怕也就没有了收服于阗之举。
虽然在十六国时代,特别是吐谷浑国的前期,他与周边邻国相比,综合国力相差甚远,与其后的劲敌北魏更是无法相比。吐谷浑先后与南凉、西秦、夏国、北魏生战争,大小数十战,多次被对方打败。败则王室和核心部“奔保白兰”。在白兰恢复元气、补充兵源、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复出,而大胜之一方。周边大国因鞭长莫及,加之吐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