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弄巧成拙行贿人账目
弄巧成拙行贿人账目
警示录
近期,中央发出了一系列禁令,明确将收受节礼以及公款拜年等内容列入其中,并要求令行禁止。而本案的“主角”,一边在搞警示教育,一边却“一脚踏空”,成了受贿犯,令人瞠目。南京市纪委监察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汪扬的成长和堕落轨迹显示,国企负责人和政府官员长期‘一肩挑’的模式迫切需要改革。”
今年59岁的汪扬,原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市分会巡视员,曾任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南京市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等职。2014年1月17日,汪扬因涉嫌受贿罪,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审判。
行贿人账目里翻出的蛀虫
2013年,南京市纪委在查处其他案件时,发现了张某笔记本电脑中的行贿账目。而在其账目中,一个招待对象为“老板”的人引起了办案人员的注意。经调查,这个幕后的“老板”被认定为本案的关键人物——汪扬。
与以往的受贿案相比,汪扬一案虽前后跨度五年,但他收受每一笔贿赂的时间和地点均很详细。这与行贿人张某的“良好习惯”有关。
据侦查资料显示,张某每花一笔“公关”费,他都会用电脑详细记账,包括“公关”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花费的具体数额,其用途被注明为“杂支”或“外费用”。
张某之所以每次送钱都习惯于将情况记录清楚,是因为公司还有其他股东,他招揽项目维护关系花的钱,要给股东们一个交代。
2014年1月17日上午9点半,汪扬身穿印有南京市看守所字样的橙色号服,在法警的押解下走上法庭。在走到被告席前,他目光投向旁听席,竟然还在寻找亲友点头致意。
庭审开始后,面对法官、公诉人以及律师的提问,他的声音很低,审判长、公诉人多次提醒他,回答问题或是发表意见时,声音大一点,法警为此还几次帮他调整话筒。
法庭上,公诉人指控,2008年至2013年期间,汪扬利用担任河西国资集团董事长、河西新城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之便,在滨江公园北段风光带土方工程、青奥城地块土方清运工程等项目中,为他人获得施工合同、工程款支付等方面谋取利益,在端午、中秋、元旦、春节等节日先后17次收受人民币共计150万元。
起诉书显示,汪扬17次受贿,有14次都在他河西的办公室,受贿的时间全是端午和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之前,每次受贿的金额为5万元或10万元,共计135万元。而另外15万元,则是在兴隆大街和乐山路交叉口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受贿的地点只有两处外,行贿的也只有张某一人。检察官称,行贿的地点是随汪扬的办公地点改变而改变的。2012年以前,他在河西上班,地点就在他办公室。2012年调到市政府工作后,地点就改在了他家附近的路口。
对于赃款的去向,汪扬说:“一部分被花掉,大部分存在了几张银行卡里。”2013年4月份,汪扬受贿败露被“双规”,并退缴了全部赃款。
庭审中,对于检方指控的犯罪事实,汪扬供认不讳。不过汪扬提出辩解说,自己为张某两个工程招投标报名“打了招呼”,但在项目是否中标的问题上,不是他一个人说算的,他作为法人代表,只是在履行程序中签字。而且,张某的工程款还有1000多万没有支付,并不能认定他为张某提供了便利。检方对此认为,汪扬的职权,使得他不但在招投标报名中替人助力,且在之后的中标签字、工程款支付等问题上都有决定权。
庭审的焦点是被告人是否有自首情节和检举揭发立功。
汪扬认为,自己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受贿事实,并配合办案机关退赃,应该定义为自首。在法庭辩论阶段,他不止一次地提到自己是“主动配合”。汪扬的辩护律师也就其是否构成自首、立功情节,以及积极退赃进行辩护。
不过检方一一驳回其辩护意见。检方称,汪扬是因他案事发,检方已经掌握了他的犯罪事实,因此不能被认定为自首。而他揭发的情况,有的已经在其检举之前被检方掌握。其检举他人的犯罪行为尚未被查实,尚不能被认定为立功。
在最后陈述阶段,汪扬表示自己“异常懊悔、痛心疾首、追悔终身”,随后,汪扬竟用大半时间在回忆自己从1972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和在河西指挥部十余年间亲历的河西巨大变化……这部分陈述,成为汪扬当天庭审上最为清晰洪亮的表达。
随后,汪扬的声音又低了下来,称自己40多年来辛勤工作,身患颈椎病、呼吸综合征、脂肪肝等十多种疾病,希望法庭综合考虑自己的认罪表现及主动坦白犯罪事实、上交全部不当所得等行为,减轻判处。
警示别人却漏了自己
汪扬受贿案不算太大,也不复杂,但同样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首先是不让“小礼物”惯出领导的“大毛病”。
汪扬17次收受人民币150万元,全是在端午、中秋、元旦、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之前。在其他很多腐败案件中,节日送礼的场景和细节也每每被提及。
由此,一些专家建议,过节送礼的危害性既需要制度约束,也要从道德教育和文化层面引起足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