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丧葬仪式响铜器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壮族丧葬仪式响铜器研究

广西壮族丧葬仪式响铜器研究   摘 要:在壮族人所有仪式里,最为隆重肃穆的是丧葬仪式。壮族人在丧葬仪式里的详细流程与响铜器的应用均体现了灵魂不灭的观念以及祖辈相传的守孝尽孝伦理。文中分析了壮族丧葬仪式的详细流程和响铜器的社会功能:信号、娱尸。   关键词:壮族丧葬;丧葬仪式;响铜器;师公舞   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苍茫宇宙之中,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几千年来人们形成了非常系统的丧葬仪式,既要让死者安息,也要让活人安宁。当一个人走完人生最后的旅途时,亲戚友人要哀悼、纪念、评价亡人,寄托哀思。丧葬仪式包括殓殡葬拜诵哭泣等一系列的仪礼。   1 广西壮族丧葬仪式   壮族人有各种各样的仪式,最为隆重肃穆是丧葬仪式。壮族的丧葬形式有岩葬、悬棺葬、火葬、土葬。自清明以来,逐渐流行土葬。到了现代,仍是以土葬为主。尽管现在政府大力倡导火葬,以节约耕地,减少浪费,但当地壮族仍然延续传统的土葬习俗。在广西壮族人们的观念里,葬礼既是对死者生前的追悼亦是对死者进入另一世界的祝福。壮族人们都信仰道(公)教、师(公)教,于是整个丧葬仪式基本上都是由道公、师公主持、完成。   壮族丧葬仪式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壮族特殊的民族风俗,研究广西壮族丧葬仪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壮族风俗及其道公、师公的信仰。   响铜器作为壮族丧葬仪式最重要的道具,历来对其研究主要是从其所演奏的曲目出点,而忽略了其本身具备的社会功能。   广西壮族丧葬仪式主要有送终、报丧、入殓、封棺、停灵、出殡等流程。   2 广西壮族丧葬仪式流程   广西壮族人们的丧葬仪式复杂多样,既有社会礼仪的特点,又有人类处理死者的信仰行为。老人临终,家人尽可能陪伴在其身旁,以示最后的告别。而有的地方,人死后由孝男、孝女到河边或井边投钱币、烧香焚纸钱以“买水”浴尸,然后鸣枪、放炮、敲锣打鼓或嚎啕痛哭以向四方乡邻报丧。入殓时,一般要请师公或道公打斋超度亡灵,择吉时出殡、择风水宝地而葬的习俗也普遍流行。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壮族人们的???葬观念有所转变,部分乡村的丧葬礼俗开始变得越来越简单,不过大体上还是保留了丧葬仪式里的重要流程。以下是壮族人们丧葬仪式里最为重要的流程:   2.1 送终   一般来讲,老人要死了,如果是在医院就医,医生都会提早提醒家人赶紧送回家,无法救治了,让家人早准备丧事。或者老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会闹着出院,回家过世。在他们的意识里,一定要死在家里,不然下到地府,会成为孤魂野鬼,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收不到亲属在阳间寄化的纸钱或被请回来享用香火,会成为穷鬼,任恶鬼欺凌。在广西,还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老人不能在床上断气,如果在床上断气,叫背床板,意思是没有后人接床了,也就意味着绝后了。所以,亲人会提前在众人祠堂铺好禾草,摆起纸钱、香烛鞭炮、寿衣、黑纱等物品。告诉近亲,让他们早做准备,或者及时回家给老人送终。   由此可见,老人必须要在家里去世,但是又不能在床上去世,家属把临去世的老人放置在祠堂的禾草上,然后家属跪在老人前面给老人送终。   2.2 报丧   当死者咽气之后,主人家放鞭炮或者敲丧锣来报信。用来敲丧的锣与一般的铜锣相似,只是尺寸更大。锣声沉重,曲调悲壮,充满煞气,“呔啦——呔啦——”这样的声音一次四下,重复多次,意思是告诉乡里乡亲“死啦——死啦——”这就是所谓的“丧锣”。在民间有“神三鬼四”的说法,即祭神或者红喜事,人民当敲锣“三”数,而丧礼是白喜事则用“四”数,在当地,“四”等于“死”的发音。   在向宗族兄弟报丧的时候,孝子会逐一到宗族兄弟住房很远的地方报告丧事,哭着请求兄弟帮忙处理丧事。对于别的亲属,主人家会打电话告知丧事,等到亲属来到自己村口的时候,要拿着利是出去迎接,也是亲属家里有多少人就会给多少个利是。   报丧结束后,主人家会在乡里乡亲的帮助下,第一时间请来师公为死者举办丧葬仪式。   2.3 入殓   入殓是先人家属最悲痛的时刻,一般都会大声痛哭,一旦盖上棺木,便再也见不到先人了。入殓时,孝子孝孙为先人换上新买的寿衣寿裤(寿衣是四件,寿裤是三条),修整遗容,之后就是对新人进行入殓。入殓是把先人从原来的禾草上放进棺木里,棺木里会铺上黄被子和百里红面锦被,寓意“铺金盖银”,希望先人在地下能够有金有银,不被穷鬼欺凌。   入殓时,会将死者的脚最先放进棺木,然后慢慢地将尸体平放进棺木内。棺内也会摆上先人的旧衣物或者先人的心爱之物。   大号声音低沉中带有很强的力量穿透力,没有旋律,只有声音强弱,起着制造悲伤气氛的作用,因此会一直伴随整个入殓活动。师公会唱念祭文,祭文的内容跟报户口是差不多的,报上先人的名字,出生年月日,何时死,哪里人,怎么死,同时还要指引亡灵进入地府,防止亡灵走错地方导致灰飞烟灭或者成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