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护士如何看懂检验报告单.ppt
护士如何看懂检验报告单
冯丽君
医学检查指标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亦是疾病治疗中需要监控的指标。
掌握检验指标的正常值及意义,可以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观察患者病情。
内容大纲
一、血常规检查
二、尿常规检查
三、粪常规检查
四、肝功能检查
五、肾功能检查
六、其它常用血生化检查
七、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
血液的分类
(一)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区间】 新生儿:(6.0-7.0) ×10 /L 婴儿:(5.2-7.0) ×10 /L 儿童:(4.2-5.2) ×10 /L 成人 男:(4.0-5.5) ×10 /L 女:(3.5-5.0) ×10 /L
12
12
12
12
12
(二)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
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
【正常参考区间】 女性:110-150g/L 男性:120-160g/L 新生儿:170~200g/L
1.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
①相对增多: 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由于大量失水使血浆减少,血液浓缩,血中各种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相对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②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 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和肿瘤患者,可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 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 ×1012 /L。
2.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①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 常由各种原因的出血引起,如消化道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 ②生成减少 红细胞生成减少: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如骨髓病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肾性贫血。 血红蛋白生成减少: 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 包括红细胞内异常:如膜结构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酶活性缺陷,导致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等;珠蛋白肽链量改变及分子结构变异导致的血红蛋白病等。 红细胞外异常:如血清中存在红细胞抗体或补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脾亢等红细胞破坏过多。
3.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与贫血
贫血——即RBC及Hb减少。血红蛋白(Hb)比红细胞数量(RBC)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 轻度贫血,Hb量在>90 g/L-120g/L; 中度贫血,Hb量在>60~90g/L; 重度贫血,Hb量在30~60g/L; 极重度贫血,Hb量<30g/L; 0→30→60→90→120 备注:此处老师说的区间“30至60”具体指“31-60”,“60至90” 具体指“61-90”。
(三)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
炎症——战争
炎症的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意义:一、清除病原微生物!二、修复损伤!炎症的表现:--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发热、白细胞升高)
白细胞计数(WBC)
——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 【正常参考区间】 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109/L(略不同于末梢血) 新生儿:(15.0~20.0)×10 9/L(显著高于成人) 6个月~2岁儿童:(11.0~12.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参考区间】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1~0.05(1%~5%) 儿童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二)临床意义
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所占百分率高(50%~70%),因此它的数值增减是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关键。 1.中性粒细胞增加 (1)生理性 (2)病理性 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中毒、急性大出血、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红细胞破坏(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
2.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特殊感染 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感冒)、 寄生虫感染(疟疾) ②物理化学损害 ③血液病 ④过敏性休克、重度恶病质 ⑤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3.中性粒细胞异常改变(
最近下载
- 推拿治疗学痛经课件,十四五推拿治疗学课件.pptx VIP
-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项目一 前期准备.pptx VIP
-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格+工艺文件汇编)-符合TSG 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docx
- 周星驰-算死草_完整剧本TXT.DOC VIP
- 单相PWM整流器DQ电流解耦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docx VIP
- 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预案.pptx VIP
- 盐酸普萘洛尔综述分析解析.pptx VIP
- Module 5 Unit 1 Can you be my Chinese pen friend?教学设计 外研版英语六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二十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VIP
-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抗过敏药物的理想选择.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