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压力系统论与心理干预策略 .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力系统论与心理干预策略 

重庆2007年6月 压力系统论与心理干预策略? 浙江大学医学院 姜乾金;第一部分 压力系统的失衡 心理问题是多因素系统的失衡;高血压(控制) 前胸闷 怕死;工作压力 焦虑 冲动 失眠 强颜欢笑;养母;健康 疾病;心身反应;(近期研究生对此做了实证研究) 多因素系统(人生活于多因素的压力系统) 因素的互动(多因素之间互为因果,且易成良性或恶性循环) 动态的平衡(系统的动态平衡即是适应和健康) 认知的作用(认知因素在系统失衡中的关键作用) 人格的作用(人格因素在系统失衡中的核心作用) ;第二部分 压力系统的评估 心理问题需要从多层次、多因素进行系统的判断;第一层次:心身症状 第二层次:生活事件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等 第三层次:人格; 晤谈 调查 量表 测验 实验;二、压力系统计算机评估案例 例 1——高血压、压力反应;;第三部分 心理干预策略 心理问题可以从多层次、多因素进行干预;(三)对症处理 (一)心理教育 心理指导 (二)心理治疗;认知改变;目标——解决、缓冲、回避应激原 主观事件——如:指导不去制造“问题” 客观事件——如:指导或帮助“问题解决”;目标——改变认知方向 指导“再评价”: 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特别是挖掘“认知歪曲”: 标准化→自动假设→自动挫败 指导认识调整 :接纳差异→快乐竞争 其它方法: 暗示 安慰 激励; 目标——提供客观支持;改变主观支持 例如: 交友 谈心 集体活动 家庭联系;目标——增强积极应对;消除消极应对 应激无害化训练,如指导: “回避” 、“否认”、 “升华” 、“幽默”、 “祈祷” 转移注意:如指导“走出去”、音乐 活动:如指导运动锻炼 发泄:如“哭吧”;目标——从人???深层影响方面给予说明和指导 观念方面的问题——价值观、爱情观、人生观等 普遍的求全完美倾向——执著和固执的基础; ;(1)倾诉、移情 (如“倾听”) (2)松弛、生物反馈 (如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生物反馈、催眠) (3)药物 (如合理用药对抗多种症状) (4)自然和生物因素 (如空气 阳光 森林 泥 温泉浴);第四部分 应用实例 心理压力系统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临床个案心理咨询 二、白领心理压力管理指导 三、婚姻指导;高血压(控制) 前胸闷 怕死;(一)使用压力系统论进行评估 评定患者的应激反应和心身症状情况,做出问题的第一层次的评估,可能符合医学临床诊断(如高血压),或者以临床心理学的现象学做出“问题”诊断(如焦虑、性格敏感)。 通过进一步分析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程度,做出问题的第二层次的评估,确定应激各因素在“问题”中的地位以及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分析人格特点特别是健康观念方面的如求全、敏感倾向,可做出问题的第三层次的评估,以确定人格因素在整个“问题”系统中的作用。 ;(二)使用压力系统论进行干预 在系统评估和分析基础上,做出干预决策。可以决定采用心理教育、心理指导、系统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技术,或者结合使用药物等方法。 其中心理干预更多的是针对上述第二层面问题(往往通过是心理教育和心理指导)和第三层面问题(往往需要心理治疗如认识疗法),而改善第一层面的各种症状,往往是心理干预的最终目标。;工作压力 焦虑 冲动 失眠 强颜欢笑;(一)个体压力管理 在个体压力管理方面,对处于生活和工作压力之中的个体,可首先实施压力系统模型指导下的评估。 讲解各种压力有关因素情况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