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黄肌瘦的孩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黄肌瘦的孩子.doc

面黄肌瘦的孩子 一、教学要求 1.体会文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2.通过学习本课,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混杂对人的性格和精神的影响。 3.了解杜拉斯的写作风格。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字 本文选自杜拉斯的散文随笔集《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辑录了玛格丽特·杜拉斯1962年至1993年间撰写的报刊文章、序言、书信、随笔。有的文章源于政治运动或社会事件,如法国的抵抗运动、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运动、反政府运动、反军国主义运动等;有的是出于义愤,揭露某一阶层、某一群人或某一个人所忍受的不公正及司法无能、社会无力;有的关注罪犯,关注不名誉的事、卑劣的事;还有的是因为一部心爱的电影,一帧看了良久的画作,一次偶然的相逢,一夜的孤单寂寞。这些文字是杜拉斯为身外的世界而写,是她作品集的重要补充。从中我们又窥见了杜拉斯的童年回忆中常常出现的风景,再次看到大海和死亡、兄弟和河流、母亲和爱情。作者不停地躲开别人探询的问题却在这里暗暗作了回答。 2.内容提示 这篇随笔叙述了母亲和孩子的故事。母亲对孩子们的爱尽管粗暴但不失亲情,而失去了父亲的孩子们尽管顽皮,但对母亲也不失顺从。母亲是法国人,想回到法国但没能做到,她在饮食习惯和文化心理上都是典型的西方人;孩子们却在饮食和环境的熏染下变得更像东方人了。两代人的隔阂不仅是年龄上的,更是文化上的。而造成这种隔阂的是历史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 三、作者生平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 她原名叫玛格丽特·多纳迪厄,1914年出生于越南嘉定。她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幼年丧父,有两个哥哥,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人在殖民地继续生活。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在越南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也成了她创作灵感的源泉。1943年,她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杜拉斯。 杜拉斯18岁来到巴黎求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学士和政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移民部当秘书,后来参加过抵抗运动并加入共产党;1955年被共产党开除党籍。 她的作品有《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岛之恋》、《情人》》、《广场》、《夏夜十点半钟》等,其中《广岛之恋》和《情人》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小说《情人》还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 1996年3月3日,玛格丽特·杜拉斯逝世,葬于法国蒙帕纳斯公墓。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又译作《厚颜无耻的人》,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它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在她后来的作品中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的故事。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但她自己并不承认。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在她的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是1984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情人》。 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她不停地创作的正是这部小说。这个故事里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杜拉斯是温柔的还是暴躁的?天才还是自恋狂?很难描述。但首先我们应该相信她自己的话:“我是作家。其他的都尽可忘掉。”“我的生活故事是不存在的。我写作不是为了叙述自己的生平。写作取走了我还留下的生命。剔除了我生命中的实质,我已不再知我笔下的人生和我实际的人生究竟哪个是真实的。” 作家一直都只在写她的童年和少年,写异邦越南。她的小说中总有类同的故事和人物:母亲、兄弟、河流、负债、赌博和死亡,尤其是“母亲”。却不是显露一般作品常见的崇高和无私,而是严重偏心的,像她的母亲一样。母亲溺爱长子,纵容着长子的狂浪,这让杜拉斯一生无法释怀,也成为她写作的源泉。 “时不时地,每当外面的世界将我吞没,每当发生了一些让我疯狂,让我必须窜出去、走到大街上去的事儿,我就会为外面的世界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